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 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放弃
湖水怎么抽干了?这是在搞什么工程?
面对市民的疑惑,记者走访得知,这是台城人工湖水质改造的关键环节——清淤工程正式展开。作为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台山正以“百千万工程”为契机,全面推进城镇环境提升。
近日,台城人工湖见底施工的景象引发市民关注。台山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给排水股副股长梁荣辉表示,这标志着人工湖水质改造计划进入关键阶段。这个有着60多年历史的人工湖,正通过“截污导排治理+清除淤泥+引入清水”的系统治理,开启新生之路。

人工湖正在清淤。(图片拍摄于2025年10月21日)
01
治理迫在眉睫
湖水生态存在隐忧
台城人工湖的变迁,见证着一座城市的发展历程。20世纪50年代,这里还是一片易涝低产田,周边污水横流、环境恶劣。在群众迫切呼声下,当时的县委、县政府果断决策,动员干部群众肩挑手锄,将这片“臭水地”改造成“清水湖”。
六十载光阴流转,如今的人工湖已成为台山亮丽的城市名片。特别是随着电视剧《狂飙》等影视作品的热播,这里更成为备受追捧的“网红打卡点”。然而,岁月的积淀也让湖泊面临新的生态挑战——湖底淤泥不断堆积,水质呈现下降趋势。
“我们在巡查中时常发现垃圾漂浮,偶尔还会闻到异味。”梁荣辉指着水质监测数据告诉记者,“大部分时间监测结果均为Ⅳ类,年底水位下降时甚至达到劣Ⅴ类。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总磷等指标超标,显示湖体含氧量低,富营养化程度高。”
据分析,淤泥中的有机物质在分解过程中会消耗大量溶解氧,导致湖水缺氧,影响水生生物生存,还可能成为病菌、寄生虫的孳生地。面对这些问题,台山市没有简单采取“头痛医头”的局部治理,而是立足“百千万工程”要求,制定了系统治理方案。
02
系统推进治理
三管齐下重塑水清景美
作为广东省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台山在推进“百千万工程”过程中,将人工湖治理作为提升城镇品质的重要抓手。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得到了扎根地方的央企资金支持,展现了社会各界对“百千万工程”的支持。


当前,人工湖截污导排工程已完工。(图片为此前建设图片)
截污导排,正本清源。投资850万元开展的截污项目。项目沿双亭街—圣元里—和平路—正贤体育馆前道路铺设新建污水管约1.4公里,实现生活污水全收集、雨水就近排放,从源头切断污染源。
清除淤泥,祛除病根。目前正在进行的清淤工程采用排干水体、晒干底泥方式,结合机械与人工协作,彻底清除干固淤泥。南湖清淤及补水工程将于11月中旬完成,东湖及西湖清淤将于明年3月完成。
引入清水,激活生态。下一步将从台城河上游塘田水库引水,通过活化水质实现湖水良性循环。届时人工湖将重现波光粼粼的美丽景象。

人工湖正在清淤。(图片拍摄于2025年10月21日)
为满足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台山还同步推进配套设施改造。今年6月启动的南湖四季花岛环境改造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中。目前,已经完成了园路、桥面、广场等全面提升,预计11月中旬全面完成。
“早年许多侨胞回乡,都爱住在人工湖边,这里承载着大家的乡愁记忆。可惜这些年湖水不再清澈,淤泥问题也迟迟未解决。不少侨胞曾通过各种途径反映这个问题。如今终于启动清淤工程,确实令人欣慰。”居住在美国纽约的陈志良乡亲说道。
“希望这次能把淤泥、异味和黑臭问题彻底解决,让湖水恢复清澈。现在水面常有漂浮物,确实影响观感。更希望治理后,引来水鸟栖息,让这片湖真正成为我们台城的‘生态明珠’。”住在人工湖附近的70岁老居民曾艮香说道。
03
共建共治共享
长效机制守护治理成果
治理易,维护难
如何让治理成果长期惠民
台山早已谋划在前
“我们将配备水面打捞船和专业保洁队伍,实行日常化、网格化清理。”梁荣辉介绍,治理完成后将建立长效监测管理机制,设立固定水质监测点,实行定期巡湖制度,持续监控周边排污口,严防污水偷排漏排。
这种长效管理机制正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涵体现。人工湖治理不是一次性工程,而是需要持之以恒的系统工程。通过建立常态化、制度化的管护机制,确保治理成果能够长期保持,避免陷入“治理—污染—再治理”的循环。
采访中,梁荣辉呼吁市民共同维护人工湖的生态健康:不向湖内丢弃杂物,杜绝污水入湖,不随意放生外来物种;发现污染行为要及时劝阻,遇到异常情况立即反映。“希望每一位市民都成为湖泊环保理念的‘传播者’,让爱湖护湖成为社会共识。”梁荣辉说道。
来源 |江门日报 记者/陈素敏 通讯员/台宣 台山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台山政府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复制或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与本网取得联系。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联系方式:0750-5524538邮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