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机构: | 台山政府网 | 生成日期: | 2018-10-23 03:16:00 |
近日,广东接连出现几例登革热病例。下面就由台城爱卫会教你如何做好预防工作。
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是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
本病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我国广东、香港、澳门等地是登革热流行区。
由于本病系由伊蚊传播,故流行有一定的季节性,一般在每年的5~11月份。
为做好登革热防控工作,按照上级要求,台城街道爱卫会深入开展以防蚊灭蚊为重点的秋季爱国卫生运动。
▲张贴海报,广泛普及登革热预防知识
我街爱卫会组织37个村(居)委会重点清理居民区、建筑工地、花卉苗圃、废品收购站、地下沟渠、学校等重点区域、场所,并发动辖区内居民翻盆倒罐,清除屋内外各类积水,全面清除蚊虫滋生环境。
还组织台山市除四害专业人员对台城街道的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和背街小巷等成蚊密度较高的重点场所开展统一消杀行动,对积水明渠和沙井投放灭幼缓释剂。
行动期间,我街共出动专业防制人员50人次、消杀器械50台次,出动村(居)委会工作人员700多人次,做到户内、户外灭蚊相配合,不留死角,清除蚊虫孳生地,清理各类废弃物,全面落实登革热的防控工作。
关于登革热,还需要知道以下这些:
登革热的传播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但它并不能在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播,而是通过蚊虫传播,媒介为伊蚊和白纹伊蚊(白纹伊蚊俗称“花蚊子”,是广东常见的蚊品种)。
伊蚊叮咬登革热病人或隐性感染者后,病毒能够在蚊体内复制,当伊蚊再叮咬其他健康人时,可将病毒传给他人。
登革热的潜伏期
登革热的潜伏期(即从接触病毒到出现临床症状的时间)为3-15天,但通常为5-8天。
换句话说,如果从流行地区旅游回来后超过2周都没有出现发热或者其他症状,那就不太可能感染了登革热病毒。
登革热的症状
一般而言,近八成的登革热感染者都无明显症状,或者只有轻度症状(比如简单的发热),而仅有不到5%的患者会出现严重的症状。
被携带登革热病毒的蚊子叮咬后,患者出现的症状很像流感。一般有以下几种症状:
发烧至40℃以上
头痛
眼后疼痛
恶心、呕吐
腺体肿胀
关节、骨骼或肌肉疼痛
皮疹
婴幼儿感染登革热的风险较高,另外,孕妇、老年人、肥胖者也容易感染登革热。这些人群一旦开始有轻微症状出现,建议立即就诊。
需要注意的是,发病3~7天后,有的患者体温下降了,实际上却可能是病情加重了,因此要及早注意下面这些报警信号:
严重腹痛
持续性呕吐
牙龈出血
呕血
呼吸急促
疲劳、不安
一旦出现了上述情况,应该立即送往医院治疗。
登革热的预防
登革热主要通过白纹伊蚊(花斑蚊)叮咬传播,该蚊主要在清洁小积水中产卵繁殖,因此,从源头抓防控,清除蚊虫孳生地(家居和外环境积水)是登革热防控的关键措施。
登革热的预防就是防止蚊虫叮咬+灭蚊。
1.喷驱蚊剂
将驱蚊剂喷在头、手臂、腿部等裸露部位,一般每2~4小时需要补喷一次。我国生产的合格驱蚊产品可安全用于2个月以上的婴幼儿。
2.居家防蚊
安装纱门纱窗:可以有效阻止蚊虫进入,还可以把杀虫剂喷洒在纱窗上,增强防护效果。
清除各处积水:花盆、地漏、空调、垃圾桶这些容易产生积水的地方,要勤清理,防止蚊子滋生,室内外不使用的容器应该倒扣放置,丢弃的旧轮胎应刺穿处理预防积水,室内水养植物一个星期至少换一次水。
睡觉时使用蚊帐,或使用驱蚊产品:推荐使用含有避蚊胺、驱蚊酯、埃卡瑞丁、柠檬叶桉叶油的驱蚊产品。
使用杀虫气雾剂:注意不要向床单、衣物上直接喷洒,喷洒之前收好餐具,喷洒之后关好门窗,待1小时之后开窗通风,散尽之后再进入房间。
3.外出旅行也要注意
准备前往有登革热疫情地区的外出和旅行的人员应做好做足个人防护:
穿浅色的长袖上衣和长裤,裸露的皮肤喷上驱蚊剂。
有条件时可穿戴用菊酯类杀虫剂浸泡过的衣服、长裤和袜子,可以更有效保护。
租住卫生条件好、蚊虫少的宾馆。
尽量避免在凉亭、绿化带等户外阴暗处逗留,并且远离积水、废旧轮胎等容易滋生蚊子的地方。
一般上午8~10点、傍晚4~6点是伊蚊出没的高峰时段,这些时间段就尽量不要出门溜达啦。
在登革热流行区旅行结束后15天内,如出现发热、皮肤潮红、肌肉、骨骼疼痛等症状时,应尽早就医治疗,并向医生说明旅行史、蚊虫叮咬史。
只要按照上述方法,做好防蚊、灭蚊工作,便能有效降低家人感染登革热的风险。当然,也能降低被蚊子咬得满身包的风险~
目前登革热尚无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采取对症支持治疗等措施。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诊断、早防蚊隔离、早治疗。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台山政府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复制或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与本网取得联系。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联系方式:0750-5558386邮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