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水步镇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放弃

您现在的位置 :
发布机构: 水步镇人民政府 生成日期: 2010-05-17 03:15:27
香港著名实业家 - 雷登.雷黄屏

    雷登1924年出生于广东省台山县水步镇井岗管理区新安村,是香港著名实业家,现任香港恒兴置业有限公司、大富酒楼有限公司、凯旋楼酒家有限公司、香城酒楼有限公司、真善斋厨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台山商会有限公司顾问,世界雷氏宗亲总会首席永远荣誉会长(兼)主席,阳春电视大学名誉校长,台山市水步镇旅港乡亲支持家乡建设委员会会长,台山市政协第五、六、七、八届委员会委员、常委。

    雷黄屏,原名黄屏,乳名黄宝娣,1934年7月22日生于广东省台山县三八镇华安管理区江嘴村,是雷登的夫人。雷登事业的成功离不开她,雷登对家乡的建树也离不开她。她在台山人的心目中,与雷登齐名。
    雷登、雷黄屏同是孤儿,都有着苦难的童年。

    雷登的父亲是一位私塾教师,从小便教他识字和做人的道理。抗日战争期间,到处兵荒马乱,饿殍遍野,雷登父母在这场天灾人祸中相继逝世。12岁的雷登为使自己和弟弟不致饿死,便四出找工做,牧牛郎、伙夫他都当过。后来他得到一位货郎的帮助,跟着去贩卖故衣。他由台城挑故衣或洋杂货到外县、外省去卖,经常奔走在肇庆、云浮、罗定、新兴和广西的南宁、百色一带,有时一天得走近百里路,脚上起血泡,肩头红肿,但为了糊口,他稍事休息,咬咬牙又挑起重担赶路。艰苦的生活,磨炼了他的意志,使他变得顽强勇敢,刻苦耐劳。

    黄屏,本来有一个温暖的家,但在1944年7月,日本侵略军对台山三社地区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黄屏的家被毁了。日寇在三社地区烧毁房屋531间,学校3间,祠堂5间,丧身于火海中和刀枪下的群众有700多人。在这场浩劫中,黄屏家散人亡,母亲被烧死,父亲失散杳无音讯。黄屏虽是这场惨祸中的幸存者,但房子没有了,财物没有了,亲人没有了,成了孤儿,10岁就开始流浪,独自谋生。后来,她去给有钱人家当佣工,尝尽了人间的辛酸……

    1942年,18岁的雷登,怀着惆怅和依恋,告别了灾难深重的故乡,来到了香港。香港乃弹丸之地,在此谋生也不容易。但他信守“穷不夺其志”的古训,在街边摆摊为人理发。他早出晚归,勤勤恳恳,几年之后稍有积蓄,便兼做些小本生意,开始进行新的拼搏。

    这时候,雷登遇上了也是从台山流落到香港的黄屏。来自同一故乡,同是孤儿,同是“天涯沦落人”,共同的遭遇、共同的经历,像一根无形的纽带,把他俩的心维系在一起,从此便再也不分开了。他们在香港找到了自己立足的地方,组织起一个幸福温馨的家,风雨同舟,互相鼓励,互相支持,共同创业。后来,他们终于积聚了些钱,开设了一间佳丽宝金铺。由于夫妻克勤克俭,经营有道,金铺生意日隆。到了50年代末,他们乘着香港经济振兴的强劲东风,看准了饮食、地产、化妆晶市场,投放了大量资金。不到几年工夫,他们便在九龙、香港拥有近十家酒楼,有独资的,也有合资经营的。其中,座落在九龙深水埗的香城酒楼尤为驰名。这家酒楼有9个铺面,11层高,4层作酒家,每天顾客盈门,生意长盛不衰。

    1972年,雷登、雷黄屏夫妇到美国考察旅业和地产市场,经过审慎研究之后,又在三藩市市德顿街1334号二楼开办了一家登发旅馆,同时又投资地产,将业务全部交给在美国取得硕士学位的大儿子雷伯成管理。他们则返回香港继续拓展事业。几十年来,他们凭着自己的勤劳朴实和精明能干创下了显赫的事业,成了香港的富豪之家。

    雷登夫妇虽然地位改变了,但却一直过着勤劳俭朴的普通人生活。他们家住九龙又一村海棠路。雷登每天清早起来,先在天台练习他喜爱的太极剑,收起招式后,便又去帮助夫人浇花。从住家到深水埗香城酒楼有一段路,他俩经常是走路去上班的。午餐也很简单,往往只吃个餐包或点心。雷登不抽烟,不饮酒,夫妇俩都不喜游山玩水,心中牵挂的只有事业和家乡。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他们身上打下了深刻的印记。

    这样一对生活极其俭朴的夫妇,对家乡兴办的各种公益事业,却总是慷慨大方,不甘人后,给予大力支持。他俩说:只要是有益于家乡的事,我们都乐意干。事实正是如此。1980年底,雷登夫妇首次从香港回到家乡新安村,那熟悉的山山水水,善良的父老乡亲,唤起了他们对故乡的挚爱之情。他俩感到要为家乡做的事太多了。雷登夫妇绕新安村转了一圈,每见到一个乡亲,他俩都送上一个红包。从此,该村36户人家,户户每年春节都得到他俩的百元镇赠。有一年,他俩回乡,听说村里三厚婶无钱娶孙媳妇,便立即给送去4000元港币。村里的道路,他俩捐钱给铺成了3米宽水坭大道;村前村后的公厕,他们花钱给拆迁重建;老榕树旁,他俩捐建了一座两层高的文化楼;在村外牛轭印(土名)路边,他们用2万元,在相隔约1公里的地方建起了两个各可供上百人休息、避雨的凉亭;1989年春节,他俩还给水步镇54户五保户赠送了新衣。雷登、雷黄屏成了乡亲们心目中的慈善家。每谈到他俩时,人们感激之情便溢于言表。

    令乡亲们更为感激的是,他俩还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改变家乡的面貌上。听说水步镇工农业总产值居台山先进行列,镇里办起了许多工厂,他俩异常兴奋。雷登还毅然出任家乡建设委员会会长。

    为了带动旅外乡亲共同为家乡建设出力,雷登、雷黄屏身先士卒,处处起着带头作用。

    图为台山市雷黄屏中学

    1982年,雷登、雷黄屏捐人民币20万元,在水步镇兴建起建筑面积920平方米的井岗小学,还捐建了井岗体育馆、井岗卫生站等。19831986年间,他俩又先后捐出人民币99万元,兴建了水步镇雷黄屏中学、水步中学教学楼和科学楼,并在大江镇冯翊中学和三八镇安爱中学兴建起一些教学楼宇;1987年6月,他俩再捐人民币12万元,在井岗兴建了一所幼儿园。当人们赞扬他俩热心兴学育才时,雷登夫妇只是笑了笑,说:“建设祖国需要培养大批人才,我俩要为发展家乡教育事业作点贡献啊!”

    水步、大江、公益三镇,向来食水困难,且水质不好,特别是在水步墟,附近的水步河河水中含有毒物质,不能饮用。将近200年来,居民祖祖辈辈要到近郊乡村挑水吃。改革开放后,水步镇政府决心解决这个老大难问题。开始打算打井建自来水厂,可是打出的井水,拿去一化验,其含镁量竟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300倍!因此只有一个方法,就是从8公里外的长坑水库引水人墟。但这项长距离的引水工程,预计要耗资120多万元,当时的地方财政是没有能力承担的。雷登、雷黄屏得知后,立即慷慨解囊,全额捐献。1987年8月,耗资128万元港币的水步自来水厂终于建成了。甘甜的自来水通过管道从8公里以外的长坑水库源源流进水步镇的家家户户。饮水不忘引水人,剪彩那天,乡亲们高举酒杯,向雷登夫妇致以衷心的谢意和敬意。

    在乡亲们热烈的赞扬声中,雷登夫妇捐资建设家乡公益事业的热情更高了。1988年,雷登夫妇捐资100万元,在水步镇建成了雷登医院。医院占地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550平方米,并拥有一批先进的医疗设备,大大方便了当地群众治病。

    与此同时,他俩还捐资35万港元,在水步镇建起了侨联大厦和雷登花园。

    1989年,雷登夫妇再捐港币5万元,为雷登医院建一座高4层的医生住宅楼,为雷黄屏幼儿园增添设备费2.6万元。

    1990年,雷登夫妇为兴建水步中心小学“雷登大楼”及门楼,斥资港币61万元。据不完全统计,自1980年至1993年十几年间,雷登、雷黄屏在家乡水步兴办的公益事业达50多项,金额达港币1000多万元,捐出的各种汽车20多辆,得到他俩资助的学校有10多所。而他们不仅在水步镇,在邻近的大江镇,他俩捐助港币10万元建起了敬老楼;在公益镇,他俩捐助人民币10万元建成了自来水厂,捐助港币25万元兴建了公益医院;在台城,他俩捐港币10.5万元建公益大桥,捐15万元给台山儿童福利会,捐5万港元给台城侨联大厦,捐10万港元给溯源电子技术学校,捐8.2万港元给台山政协兴建办公大楼,为了给台城的风景增添秀色,他们又捐港币10万元在石花山顶建起一座凉亭,捐港币15万元在台城人工湖兴建登屏桥。不止在台山,在江门、中山、顺德、四会、阳春……都有他们的捐赠。“为祖国出力,责无旁贷”,雷登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雷登夫妇不但热心捐资建设家乡,还热心投资建设家乡。从1987年底开始,他们在家乡积极投资兴办各种企业。在台城,他俩投资港币300万元,开办了一家登发制衣厂;在公益,他俩投资港币210万元,建成了海天酒家和登发制衣二厂;在水步,他俩与镇政府签约,共同兴建占地113亩、投资2800万元的豪华商品住宅,他们负责筹集总投资额的一半;他俩还在镇工业开发区投资150万元兴建厂房。他们表示:“企业获得的利润,除了拿来扩大再生产和改善职工的福利外,其余全部捐给家乡兴办公益事业。”

    鉴于雷登夫妇对祖国和家乡建设所作出的贡献,各级政府都给予他们极高荣誉。1991年,广东省儿童少年工作协调委员会和儿童少年工作奖励基金会给雷登颁发了“热爱儿童”奖章;同年12月8日,台山县人民政府又给雷登颁发了“振兴台山特别贡献奖”和“振兴台山贡献奖”两枚金牌。1993年11月,江门市人民政府给雷登颁发了江门市区特别贡献奖,给雷黄屏颁发江门市区贡献奖,除大力表彰他们爱国爱乡的精神外,江门市人大常委会还授予他俩“江门市荣誉市民”的称号。

    雷登、雷黄屏把他们的爱,洒遍了故乡的土地。

    主要资料来源:

    1.《台山县政协为四化建设服务经验交流会议材料汇编》(台山县政协办公室编印,1987年10月),

    2.《委员风采》(台山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1992年编印的《台山文史》第14辑)

    3.《洒向乡土都是爱——记雷登先生》。(《江门报》1989年2月25日——3月4日连载)

    4.《赤心一颗献故+--雷登先生伉俪又为家乡办好事五件》(《台山报》1989年10月18日)

    5.作者采访有关领导、群众的笔录。


为家乡教育多贡献

——记雷登先生

刘振翰

雷登先生,19237月出生台山市水步镇井岗村委会新安村。19459月,只身闯到香港,靠勤奋俭朴起家。从在街边卖小百货,到中美西药房做工,省吃俭用,靠一些积蓄,办起佳丽珠宝金行,逐步发展到经营香城、大富、富多来、凯旋楼等11间酒楼、食肆,同时还经营恒兴置业有限公司、健贵实业有限公司的房地产业,是一位勤奋的实业家,又是一位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慈善家。从1981年起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医疗卫生等公益事业。捐资兴建项目有:水步侨联大厦、雷登医院、自来水厂、水步敬老院、文化广场、井岗小学、雷黄屏中学、雷黄屏幼儿园、水步中学雷登教学楼、雷维胜、林份女纪念馆、水步中心小学雷登教学楼、门楼,捐资在台城人工湖兴建九曲桥,还资助兴建台山政协大楼、教育电视台、台山一中、广大中学、溯源电子学校、台城镇一小、市儿童服务中心,大江中学、冯翊中学、大江侨联大厦、大江医院、大江敬老楼、公益侨联大厦、公益医院、江门五邑大学、江门财贸学校等七十多项工程,捐款总额1700多万元。

为乡校出点力

19813月,雷登先生回乡,参加他捐款和发动众乡亲捐款兴建的水步侨联大厦奠基典礼,心情特别高兴,在典礼大会上,他代表旅港澳乡亲在大会上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家乡的山山水水是美丽可爱的,家乡的人民是热情可亲的,我们今后要为家乡建设出力,多办好事、实事。”晚上,登叔,心情伉奋,久久不能入睡,奠基典礼活动的一幕幕动人场面,一张张活泼可爱的笑脸浮现在眼前,这些使登叔回忆自己青少年的不能忘怀的往事。少年时期的雷登,家境清贫,他有二个姐姐,二个弟弟,一家七口全靠在乡村中当私塾教师的父亲雷维胜的微薄收入来维持生活,无法正式入学读书,只跟随父亲在私塾学校课室中最后排一个座位当旁听生。日军入侵台山后,学校停办,三十多年教师生涯的雷维胜失去生计,在贫病交加中去世,全家人生活无着,母亲林份女也在饥寒交迫中含恨而死,年仅17岁的雷登挑起家庭重担,先后只身跑到大江、台城当商店伙夫、打集工,随后又跟随一位名叫箫南的罗定人,到新兴、罗定、云浮等地卖故衣的悲惨经历。心潮起伏、思绪万千。顿时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我虽然无书读,但不能让家乡子侄无书读。”第二天早上。登叔主动向镇领导提出要求,到井岗看一看学校情况。当即在镇有关领导陪同下,驱车前往井岗小学察看。井岗小学校舍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用旧砖、旧瓦、旧桁桷等材料兴建的白鸽笼式的教室,矮小、狭窄、光线不充足,又不符合教学标准等情况后,心情觉得不是滋味地说:“我出大头,发动外出乡亲都捐一点,建一座合符标准的校舍,并说请一位好的则师(设计师)设计,算一算需要多少钱。经过几个月筹备,发动乡亲捐款,新校舍于1981年秋奠基、兴建,19826月建成,新教学楼楼高二层半,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有九个教室,三个教师宿舍。工程总造价25万元,登叔捐出21万元,旅外乡亲20多人捐款4万元。乡亲父老为表彰登叔办学功绩,把这座教学楼命名为“雷登教学楼”。紧接着,雷登先生又捐15万元,兴建二座楼高二层,有四个教室八个教师、学生宿舍,建筑面积550平方米校舍,供初中班使用,被命名“雷黄屏书院”。

雷登先生为人正直,性格豪爽,和霭可亲,平易近人,勤劳俭朴,礼貌待人,因此,家乡人都尊称他“登叔”。在香港繁华大都会的街道上,经常看见登叔步行到他经营的酒楼、食肆检查工作的身影,不少人奇怪地问他,为何不坐车呢?登叔爽趣说:“步行一则看看市场行情,二则可以锻炼身体。”登叔今年已八十二岁高龄,身体结实,健步如飞,是刻苦地步行出来的。登叔经常对人说:“我是穷苦人家出身,要为穷苦人争口气。”的确,登叔生活上省吃俭用,不吸烟,不喝酒,不随便花钱,家中设施很简单,但为社会公益事业,特别是教育事业都是大手笔,无私奉献。

1984年捐资10万元兴建水步中学雷登教学楼,该楼高二层六个教室,建筑面积800平方米。1986年捐资34万元,兴建井岗雷黄屏中学教学楼,该楼高三层,有12个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建筑面积1829平方米,以及捐资15万元建球场、围墙、单车棚、食堂、电脑、仪器设备,开挖水井、鼓乐队等配套设施。该校舍如期在1987年交付使用。以及1987年捐资21.5万元兴建占地面积1350平方米,三座二层适合儿童学习、娱乐、休息,建筑面积530平方米的雷黄屏幼儿园。1988年幼儿园建成后,又捐款5万元购课桌、儿童睡床,玩具等设备,使幼儿园如期在1988年秋季开学时投入使用。登叔、登婶非常关心儿童成长,每次回乡都不忘到幼儿园看看,每年六一儿童节,都委托人购买衣服、糖等礼物,送给幼儿园小朋友,每次到幼儿园见到活泼可爱的小朋友,登叔、登婶心里非常高兴,流露出欢慰的微笑。

要为父母争点气

1985年冬天,登叔回乡,顶着寒风到医院建设工地察看施工情况,工人紧张而有秩序地工作,施工非常顺利,心里很高兴。回想起自己所捐建项目,件件都完成得很好,不断赞扬镇政府为民办事的实干精神。但是,此时,登叔有一件不能忘怀心事却牵挂在头上。雷登教学楼、黄屏书院都有了,医院将要定名为雷登医院,唯有父亲雷维胜、母亲林份女的名字还没有被人们所知道。晚上,登叔思前想后,想起父亲雷维胜在乡村私塾讲课情景,他说:“中国很大,但是很穷,但是穷不要怕,要有礼貌,要有骨气,要勤奋,要学多些知识,长大后要争气。”这些话永远铭刻在小雷登脑海里。母亲林份女也经常告诫雷登“不要偷、不要抢、要正直做人,要有骨气。”此时,登叔就想以父母名字建一间纪念楼。第二天早上,登叔把这个想法主动与镇领导商量,并说:“最好是建在学校里,因为父亲是私塾教师。”此时正值上级教育部门提出,要办好职业高中教育,为当地培养经济建设人才。镇领导立即派人通知有关人员,水步中学校长等集中,与登叔一起到水步中学实地察看,并提供几个建楼地方,经多方面考虑学校今后发展,登叔提出在学校门口附近,靠近球场一侧兴建一座二层半大楼,得到水步中学和教育线领导赞同,于19861月奠基。1986年底竣工,198812月举行剪彩,该楼高二层半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该楼按照登叔意愿定名为“雷维胜、林份女纪念馆”。该楼耗资40万元,全部由登叔捐助。了结了登叔心头愿望,“为父母争了气”。

 

为了群众能治病

1984年春天,登叔回乡,在往井岗小学察看办学情况的路上,遇见几个人抬着一个病人急急忙忙往水步方向去诊病的情景,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使登叔起起四十多年前一段往事,父亲雷维胜因日军入侵台山,经济箫条,学校停办而失去生计,饥寒交迫,有病而无法治疗而去世的悲惨情景,这些使登叔产生了捐资建医院、捐救护车,普渡众生的念头。

1984年夏天,登叔主动地向镇几位领导提出,到水步卫生院看一看的要求。水步卫生院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因陋就简,在水步圩西侧的一个公园里,用旧砖、旧瓦、旧桁桷等材料建起来的几间白鸽笼式砖瓦房,而且经历二十多年风雨,显得很陈旧。登叔和随行的人顶着烈日认真地细致地察看了一遍,随后说:“太陈旧了,太落后了,这样怎能为群众治好病呀!”登叔又问卫生院领导:“你认为在原地扩建还是迁址重新一间医院。”院领导回答说:“在原址拆几个诊室建医院。”登叔说:“这里地方太小了,又近集市,人口流量大,不适合建医院。”转过头问镇有关领导:“有没有适合建一间医院的地方?”镇领导说:“有,可以提供几个地方来研究,选择。”登叔说:“现在就去看一看。”察看了二个地方,登叔认为不大合适,主要是地方不够大,人口稠密。最后驱车到离水步圩南边900多米的虎山南边山坡察看,登叔就说:“这个地方太好了,够大(有25亩)又平坦,又靠近公路,交通方便,有发展前景。”随行的人都赞同说“还是登叔够眼光。”登叔又说:“请则师(工程师)测量一下,搞一份图纸出来,大家一起研究,迅速定下来,然后发动乡亲捐款,尽快把医院建好,为群众治病。”经过一段时间测量、设计、绘图,医院建设蓝图出来后。登叔又从香港回乡,亲自审阅,并提出宝贵意见,并说:“要尽量建得好一点,光线要充足,通爽一点。”新建一间医院意见得到水步镇旅港澳家乡建设联合会几位会长黄舜、刘绍祯、刘泽霖、许天佑、许振业,以及旅外乡亲张镜泉、骆子毅等响应和大力支持,纷纷解囊捐款,登叔还发动旅美附城镇籍的远房表弟谭华民先生捐款。共捐得人民币80多万元,其中登叔捐款40万元,随后登叔又捐一部救护车给医院,共计捐款62万元。

新医院于19849月奠基,1986518日建成剪彩。该院占地16000平方米,由一座楼高三层,四座楼高二层,相互连接组合而成,建筑面积3350平方米。在讨论医院名称的会议上,镇有关领导、旅外乡亲、医院领导一致认为:登叔亲自发起,亲自选址,亲自审定图纸,捐款最多,定名为“雷登医院”。时任台山县县长黄静亲笔挥毫“雷登医院”四个大字,用瓷片精制镶在医院门楼正上方。以铭记登叔功绩。

1997年,医院已经历10多年风雨,显得比较陈旧,也由于当时建筑材料有限,显得比较落后。登叔又向医院领导提出部分进行装修的设想,并捐款42万元,把全部窗户换上铝合金窗,换上绿色透明玻璃,诊室内墙1.2米以下砌瓷片,1.2米以上批仿瓷,正面外墙砌白色条型瓷砖等,使雷登医院面貌大为改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台山政府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复制或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与本网取得联系。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联系方式:0750-5524538邮件:ts686@126.com

历史文化 - 台山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