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宴镇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放弃
发布机构: | 海宴镇人民政府 | 生成日期: | 2023-09-05 11:36:41 |
上半年政府工作回顾
今年以来,海宴镇人民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和支持下,紧紧围绕“产业强镇、文旅兴镇、生态美镇、惠民安镇”发展目标,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1],全镇经济发展稳中向好,社会事业及民生福祉稳步发展。
一、抓项目、稳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主要经济指标增势良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0245.31万元(1-7月预计数),同比增长92.72%;技改投资完成5935万元(1-7月预计数),同比增长206.2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80.81万元。
重点项目提速增效。持续以优质服务提升营商环境,推动4个市重点建设项目加速推进,完成投资5.8亿元,完成投资率达70%。海宴镇500MWp渔业光伏发电项目和青山咀100MWp渔业光伏综合利用发电项目完成全额并网发电,其中500MWp渔业光伏发电项目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规模最大的渔光互补一体化发电基地。聚远项目(一期)、捷德纺织(二期)项目正在抓紧建设,计划年内投产。
项目招引取得突破。主动走出去、引进来,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先后赴广州、福建、深圳等地外出招商6次,洽谈项目10个,达成4个投资意向项目,涉及资金达13.4亿元。新引进宏雅手绘墙纸工场项目和渔业绿色循环发展试点项目2个亿元以上项目,正在推动2个在谈亿元项目落地。
二、优环境、美生态,城乡面貌持续焕发新颜值
城乡建设日趋完善。深入推进丰石桥、肖美二桥危桥升级改造。全力推进“十四五”农村公路县乡村道提质改造项目,完成Y344、Y500、Y317等5.54公里村道改建,完成CA29仑定村道路路面扩宽,澳村、洞安、石美、沙栏、仑定等村出行品质有效提升。投入99.4万元创建Y339交通安全示范路,持续开展2条县道12条乡道61条村道总长127公里农村公路养护工作。以“零容忍”态度遏制新增乱占耕地建房行为,半年来整治卫片图斑8宗,城乡区域发展格局不断优化。
乡村环境和美宜居。扎实推进美丽圩镇建设,以创文工作为抓手,完善圩镇内街小巷道路设施建设,进一步规范农贸市场管理,镇容镇貌焕发新颜。投入1200多万元,高标准实施海宴镇污水处理厂提质扩容改造项目,处理后水质达一级A标准,镇域污水处理能力显著提升。完善125条自然村、154套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群众生活品质更加宜居。
绿美海宴成色更足。严格落实“河长制”,投入98.5万元开展“五清”专项行动[2],镇、村两级河长巡河达2300人次。扎实开展环保巡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82处。深入实施中小河道整治工程建设,完成海宴河、沙栏河、长庆河道整治工程和海侨红树林湿地公园候鸟保护区观鸟栈道挡土墙草坪工程,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全面落实“林长制”,运用粤政易智慧系统开展巡林工作,提升森林资源保护成效。
三、抓产业、深融合,推动乡村振兴步入快车道
现代农业蓬勃发展。完成90%水稻面积投保,新建仑定、河东、廓峰、三兴等10个村委会高标准农田6800亩。南丰村750亩垦造水田和永和片135.79亩垦造水田完成早造种植,实现亩产330公斤。3个正在实施中的垦造水田项目完成总工程量50%以上,预计新增水田面积1270亩。扎实开展撂荒地整治工作,完成海侨片区15000亩撂荒耕地核查,积极引进薯苗种植企业,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新动力。
强村富民成效显著。持续加大对经济薄弱村帮扶力度,扎实开展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利用“三结对”[3]重点帮扶资金,成功打造那陵村“三藏三保”粮食加工储存项目[4],预计每年收益12万元。持续发挥海宴特色“1+1>3”种植模式,支持石美、三兴、洞安等村开展承包土地经营流转,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和实现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创业。
文旅发展亮点纷呈。持续擦亮“侨文化”文旅品牌,实施东南亚特色美食一条街、狂飙灯塔打卡点升级改造,引进东南亚美食商户6家。引进陆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盘活海宴风情园演艺馆,增添东南亚特色装饰品、亲子乐园项目等旅游新打卡点,加速五丰村景区向国家4A景区迈进,上半年接待游客9万人次,同比增长50%。打造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宴冬蓉制作技艺传承基地,与鸿源城企业签订海宴冬蓉全产业链建设框架协议,推动“非遗+文旅”等融合发展,激发文旅发展活力。
四、强保障、惠民生,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更殷实
民生福祉更加殷实。大力开展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参保发动、服务工作,参保人数达62962人。上半年发放低保、残疾、高龄等各项生活保障金800多万元,惠及群众4900多人。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帮扶,新增就业23人,积极组织发动人员参加“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培训。投入100多万元,实施10件“民生微实事”项目建设,4件已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
文教事业欣欣向荣。全镇中考成绩再创新高,41人进入台山一中线,90人进入台山侨中线,121人进入重点线。镇村两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发挥宣教功能,开展志愿活动超200场,让更多群众享受到文明建设成果。积极开展农村电影公益播放和送戏下乡等活动129场次,大力开展“侨味宣讲”、排球赛、书画竞赛、暑期少儿书法培训班等活动,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公共服务全面提质。养老事业稳步发展,为15名特困老人提供养老机构照护服务。海宴镇居家养老服务站项目加速推进,加快构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双百工程”[5]社工服务功能作用,服务群众1918人次。加快推进“筑巢引凤”工程,高标准打造人才驿站,为乡村振兴引才聚智。有序推进河东、联和、联南、东联4个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为民服务水平和质量不断提升。
五、抓治理,保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
基层治理有力有效。深化平安海宴建设,优化提升“信访超市+外送服务”网格化工作机制,排查各类矛盾纠纷98起,有效调处86起,下乡调解120余次。成立家庭纠纷综合调解工作室,更大程度保障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强化“技防”建设,新增8个海防摄像头,实现镇域所有码头视频监控全覆盖,查获涉私案件7起。推动扫黑除恶工作常态化,侦破涉黑涉恶案件1宗。开展禁毒“六进”、防电信诈骗、“双反”[6]宣传60多场次。
平安建设不断巩固。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常态化开展建筑施工、燃气、“三小场所”[7]等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治理。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排查865家次,发现一般安全隐患52宗,完成整改52宗,整改率100%,发现重大隐患1宗,完成行政处罚1项。强化应急队伍建设,加强实战实训,开展各项培训演练累计130场次,提升防风防汛、森林防灭火等应急响应能力,确保辖区平安稳定。开展自建房排查摸底,共计排查35539间。依法履行国防安全责任,上半年向部队输送9名优秀青年。
同时,武装、侨务、青年、妇女、儿童、老龄、助残、红十字会、工会、统计、民族、宗教、档案、地方志、保密、三防等工作进一步加强。
六、转作风,提效能,高标准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确保全镇各项工作始终沿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全面提高依法治镇能力和水平,把法治思维贯穿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深入开展综合行政执法工作,使用行政执法办案“两平台”[8]办理行政执法案件190宗。切实做好政务公开,自觉接受各方监督。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政府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全面加强,坚持常态化过紧日子,压减“三公经费”,全力保障民生事业发展。
下半年工作安排
下半年,海宴镇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江门市委“1+6+3”工作部署,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产业强镇、文旅兴镇、生态美镇、惠民安镇”发展目标,大力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保持战略定力,强化攻坚力度,确保各项工作再提速、再突破、再增效,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富绿美新台山,打造“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示范区贡献海宴力量。为此,我们要着力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着力产业做大做强,打造高质量发展强引擎
加速项目能级跃升。以重大项目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加速推进捷德纺织二期项目建设,力争将其打造成为粤西地区标志性现代化纺织品生产基地。树牢“店小二”的服务理念,切实抓好2个新引进项目和2个在谈项目的跟踪推进和协调服务,力促项目尽快投产达能。全力推进招商引资。依托商会、协会乡贤等资源,立足海宴区位优势、资源禀赋,紧盯海洋农业和文旅产业开展招商,着力盘活五丰村风情园南侧50.5亩商服用地、丰南厂、成德等地块,引进新企业、新项目,助力财税增收。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夯实农业发展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巩固提升撂荒地复耕复种成效,深入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积极推进东联沙栏、那陵澳村、洞安垦造水田项目和海通、洞安、沙栏3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持续壮大富贵竹、剑兰、莲藕、菜心、生蚝等富民兴村种养项目。打造精品文旅产业,推进文旅融合区10大项目建设,丰富提升归侨文化博物馆展览水平,力促海侨片区向4A级旅游景区提档。高标准举办“冬蓉文化嘉年华”活动,持续宣传海宴风情,擦亮海宴特色文化品牌。
二、着力推进城乡建设,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加快完善基础设施。持续推进美丽圩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全面开展圩镇污水管网排查修复。继续完成4条共2.9公里农村道路改建工作,持续推进2023年第一批、第二批农村道路改建工程建设。推进绿美海宴建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着力抓好“河长制”工作,常态化开展“五清”行动,提升中小河道整治成效,打造优质生态环境。深化农业源头治理,全力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全面落实林长制,擦亮绿色发展底色。
三、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共享高质量发展新成果
厚植民生福祉。办好剩余6件“民生微实事”项目。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和志愿队伍作用,提升文明实践活动质效,助力创文工作取得成效。加快推进4个村级党群服务中心优化提升工程,彻底打通农村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继续抓好“双百工程”,加强社会工作服务能力建设,促进社会服务提质增效。抓实安全生产。深入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聚焦重点领域风险防范,抓好道路、自建房、建筑工地、危化品、城镇燃气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坚决防范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全力构建平安海宴。完善社会治理。夯实法治建设根基,推进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利用行政执法“两平台”加强执法活动,提升依法治镇能力和水平。深化基层治理体系建设,优化“信访超市+外送服务”网格化工作机制,整合网格、公安、司法、法院等多元综治力量,抓好信访维稳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打造新时代海宴“枫桥经验”[9]。加强社会治安重点整治,重拳严打整治“两卡”犯罪[10],纵深推动“双反”工作。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多措并举做好反邪教工作,落实精障人员管理服务,严防肇事肇祸。深入开展反诈、禁毒等宣传活动,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四、着力强化自身建设,力促高质量发展提效能
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突出法治引领,依法行政转职能。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自觉接受镇人大依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突出作风引领,引导干部担当实干奋勇争先。把服务发展、服务企业、服务群众作为履职核心,营造真抓实干、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紧守政策边界、纪律红线和廉洁底线。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
有关用语说明
1.“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全省122个县(市、区)、1609个乡镇(街道)、2.65万个行政村(社区)为主体,全面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到2025年,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县域经济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突出短板弱项基本补齐,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到2027年,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县域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一批经济强县、经济强镇、和美乡村脱颖而出,城乡区域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更加均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升,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在县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展望2035年,县域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新型城镇化基本实现,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更加平衡,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全省城乡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五清”专项行动:指清污、清漂、清淤、清障、清违“五清”专项行动。
3.“三结对”:即组团式帮扶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机制,是由江门市直(中直和省直驻江门)单位、优质资源企业结对挂钩薄弱村和东部三区一市镇(街)结对挂钩西部台山、开平、恩平的薄弱村,帮助提升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经营性收入的工作机制,是江门市落实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的重要方式。
4.“三藏三保”粮食加工储存项目:利用农用地建设粮食加工储存设施,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农民种粮收益、保障集体经济收入”。
5.“双百工程”:即广东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该工程提出用三年时间实现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100%覆盖、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社会工作服务100%覆盖。
6.“双反”:指反走私、反偷渡。
7.“三小场所”:小档口,建筑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下,具有销售、服务性质的商店、营业性的饮食店、汽车摩托车维修店、洗衣店等场所;小作坊,建筑高度不超过24米,且每层建筑面积在250平方米以下,具有加工、生产、制造性质的场所;小娱乐场所,建筑面积在200平方米以下具有休闲、娱乐功能的酒吧、茶艺馆、沐足屋等场所。
8.行政执法办案“两平台”:指行政执法信息平台和行政执法监督网络平台。
9.“枫桥经验”: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县(现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之后,“枫桥经验”得到不断发展,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党政动手,依靠群众,预防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枫桥新经验,成为新时期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的典范。
10.“两卡”犯罪:指非法买卖电话卡、银行卡用于电信网络诈骗及其他相关违法犯罪。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台山政府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复制或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与本网取得联系。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联系方式:0750-5524538邮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