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宴镇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放弃

您现在的位置 :
发布机构: 海宴镇人民政府 生成日期: 2023-09-07 09:43:04
台山市南洋归侨文化博物馆简介

  台山市南洋归侨文化博物馆位于台山市海宴镇五丰村,是一个村级的公益性博物馆,目前是江门市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非国有博物馆。馆藏品主要是归侨的生活用品、收藏品、照片和书籍等共1300多件/套。这些产生于那个特殊时代的特殊物件年代并不久远,但是可以真实地还原海宴华侨农场的历史,管窥86家中国华侨农场的历史沿革。台山市南洋归侨文化博物馆举办的归侨文化展览,结合权威历史资料、数据,展出藏品1061件/套,全面、系统地展示归侨文化,对研究归侨群体产生的历史原因、中国政府的侨务政策、归侨报效祖国的奋斗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图片1.png

                                           △台山市南洋归侨文化博物馆外景。1975年,该建筑作为海宴华侨农场的礼堂交付使用,1978至1979年,作为越南归难侨的临时安置点,礼堂先后安置的越南归难侨逾万人,其建筑本身就是归侨文化的组成部分。

图片3.png

△海宴镇小学生参观台山市南洋归侨文化博物馆

图片4.png

△归侨文化博物馆内

  峥嵘岁月难忘,爱国初心不变。有一种日子叫同甘共苦,有一种情愫叫与民同乐,有一种追求叫国富民强,有一种信念叫始终不渝。往事如烟,一晃数十载,诞生于20世纪的华侨农场,随着体制改革融入地方,即将成为封存在历史长河中的记忆。然而,创建于那段特殊历史时期的华侨农场,彰显了党和国家对归侨的关怀,以及归侨对祖国的拳拳赤子之心,记载着归侨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重建家园、报效祖国的历史片段。海宴华侨农场承载着太多归侨的记忆和情怀,是全国86个华侨农场的缩影。

图片5.png

                                           名称:青年突击队

                                           年代:1964年12月

  中国政府集中安置归难侨,提供安置经费,负责提供信访和安排就业,保证了安置大量归难侨任务快速、有效地完成。1963年底,中侨委分别从大南山、花县、英德等华侨农场抽调了200多名职工来场 ,为海宴华侨农场营建公路和住房。1964年9月至10月,广东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省侨办)将140多名归侨知青分配到农场,组成青年突出队。台山县也从各公社调集5000多名民工支援农场修海堤,围海造田,艰苦创业,建设农场。图为摄于1964年12月的海宴华侨农场初期建设者——青年突出队。照片由印尼归侨黄兆龙、黄兆麒、黄顺意提供。

图片6.png

                                            名称:美丽乡村

                                            年代:21世纪

  1963年前,这里仍是一片荒凉的海滩,归难侨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用自己的双手艰苦开垦荒山荒地数十载,将汗水洒落在农场的每个角落,开辟了生产生活新天地,将昔日荒芜的滩涂建成宜居的美丽乡村,海宴华侨农场成为远近知名的“华侨之乡”、“文化之乡” 、“鱼米之乡”、 “旅游之乡”。

  2015年

  归侨方光明董事长带领归侨子弟筹建台山市侨丰荟文化旅游产业有限公司,开始征集归侨们在海外和回国后使用的生活用品、劳动用具、资料文件等,希冀通过这些特殊年代的物件,创办归侨文化博物馆,举办归侨文化展览,追忆还原海宴华侨农场的历史,传承归侨文化,弘扬归侨精神,同圆共享中国梦!

  2019年10月

  在海宴镇委、镇政府的支持下,台山市侨丰荟公司结合乡村振兴和文化生态旅游,利用海宴华侨农场564平方米的旧礼堂改造成公益性的归侨文化博物馆。筹建过程中,得到归侨和华侨的大力支持,他们纷纷捐赠珍藏多年的“宝贝”,使创办归侨文化博物馆的梦想得以实现。

  2021年4月12日

  经过多年的努力,台山市南洋归侨文化博物馆终于申办成功,成为全国唯一一家归侨文化博物馆。

图片7.png

                                            名称:越南出生纸

                                            年代:1977年

                                            尺寸:长29.5厘米;宽21厘米

  越南出生纸系1961年越南北方解放后第一代越南出生证明。在此之前,越南没有出生证明,所有人出生均不用登记。此出生纸由1977年11月28日越南北方广合市那笔镇公社所出具,当时公社里的村委都是华侨。此出生纸是1979年越南排华时严氏一家带回国的,由越南归侨严芝凤提供。

图片8.png

                                             名称:归侨家书

                                             年代:2012年

  归侨现居毛里求斯亲属的来信。左为1968年归侨二兄弟拍摄于海宴华侨农场的照片。归侨家书是归侨与海外华侨亲属传递亲情的纽带,遥寄思念的信物。除了满是对亲人的思眷,家书更饱含了难以割舍的家国情怀。

图片9.png

                                          名称:青花瓷勺

                                          年代:1830年

                                          尺寸:通长12厘米;最宽3.8厘米

  一位马来西亚女华侨的丈夫是澳大利亚人,专门收购一批马来西亚东部沿海古丝绸之路中国沉船的打捞物品,此陶瓷勺为这批沉船打捞品。与此勺一同展出的英文标签是该勺的证明:兹证明编号:KS009文物来自德萨鲁收藏,从马来西亚半岛东部沿海南海水域发现的大约1830年中国沉船中打捞出水。

归侨不同于华侨,是特殊历史时代产生的具有海外侨民烙印的特殊群体。他们把侨居国文化和中国居住地文化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形成独具特色的归侨文化。归侨文化展览展示的生活用品、生产工具、照片、证件和书籍等收藏品,诠释归国华侨和归国难侨概念、归国华侨回国原因、归国华侨回国轨迹、归国华侨群体、归国华侨文化习俗,以及中国86家华侨农场的历史沿革,真实地再现海宴华侨农场的历史和中国华侨农场史。

图片10.png

                                      名称:诗牌

                                      年代:20世纪60年代

                                      尺寸:长24厘米;宽13厘米

  1961年1月,印尼归侨学生黄瑞福即将从印尼淡满光(地名)回国时,他的好朋友彩元赠写诗牌,表达了与好兄弟的惜别之情。

图片11.png

                                      名称:手制印尼歌曲

                                      年代:20世纪50年代

                                      尺寸:长21厘米;宽14厘米

  印尼归侨手制印尼歌曲系海南兴隆印尼侨友会翻印的印尼歌曲本,共有50首歌曲,大部分是50年代流行的印尼歌曲,其中有广为人知的印尼民歌《哎哟,妈妈》,还有几首中国爱国歌曲及一首苏格兰民歌《友谊地久天长》。

图片12.png

                                      名称:儿童玩具

                                      年代:20世纪50-60年代

                                     尺寸:

                                         上:高7厘米;口径9厘米

                                         左:高4厘米;口径3厘米

                                         右:高3.5厘米;口径2.5厘米

  印尼归侨非常爱惜童年时从印尼带回来的玩具,珍藏了近50年后捐赠给台山市南洋归侨文化博物馆。

  华侨农场,一个诞生于20世纪的名词,是中国政府为集中安置因居住国发生排华事件的难侨,或受新中国感召回国参政、工作、求学的归侨而创办的带有事业性质的国有企业。新中国在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境况下,派船接侨,归难侨得到妥善安置,获得新生,“海外孤儿有了娘”,是当年归侨把新中国比喻为母亲的赞誉之歌。中国政府在广东、广西、福建、云南等地先后新建、扩建华侨农场,全国86个华侨农场先后安置来自24个国家和地区逾百万海外的归难侨,集中解决了他们的谋生问题,见证了党和国家关心、帮助归难侨的历史。

图片13.png

                                      名称:格箩

                                      年代:20世纪40年代

  格箩一般用老竹子或藤编制而成,耐用的可用两代人,技术高超的人才会编织。外形看似简单的格箩却价格不菲,家境殷实的越南华人走亲访友、婚嫁时用它盛装礼物。格箩有大有小,可手提,也可肩挑,通常成对使用,此格箩属于小格箩。海宴华侨农场归侨专程从越南带回其父亲结婚时用的格箩,捐赠给台山市南洋归侨文化博物馆。

图片14.png

                                      名称:露天电影放映机

                                      年代:20世纪70年代

                                      尺寸:

                                          左:长38厘米;宽25厘米;高45厘米

                                          中:最长90厘米;底宽35厘米;最高60厘米 

                                          右:长40厘米;宽22厘米;高38厘米

  露天电影就是在室外放的电影,在我国20世纪70年代开始流行,农村一般在晒谷场、学校操场进行,活动幕布,观看者不需要买票,可以随意进场观看。1965年海宴华侨家场成立了电影放映队,放映员有2人。1966年添置了16毫米放映机一部。1978年再添置35毫米放映机一部。放映队挑着担子,推着小板车,装着放映器材巡回各村,每周在露天晒场各放映一次。当年海宴华侨农场出资组织放映露天电影时,除了农场职工和家属,听到有放影消息的人们往往成群结队从几公里外赶来观看。这里展示的20世纪70年代的放映机,露天电影带着老归侨们对那个时代乡愁般的怀念。

图片15.png

                                      名称:印尼民族乐器昂格隆

                                      年代:80年代

                                      尺寸:高165厘米:最宽155厘米:长179厘米

  昂格隆,印尼语叫Angklung,是一种竹筒乐器,深受印尼人的喜爱,不但被印尼人视为民族团结的象征,更是爪哇人的文化符号,被称为印尼的国乐器。“昂格隆”的结构十分简单,主体用5根细竹条作支撑,当中悬两个竹筒,昂格隆竹筒上部被削成槽状,底端分别嵌入另一个较粗竹管的切槽。演奏时只需轻轻摇动,两个竹筒受到撞击便发出清脆悦耳的颤音。归侨不仅勤劳纯朴,能歌善舞,回国后在融入当地社会的同时,保留着浓郁的东南亚民俗特色和多国文化积聚特征。他们在工作之余,文化艺术生活也十分丰富。他们唱海外华侨歌曲,跳海外华侨舞蹈,奏海外华侨乐器,着海外华侨服饰,华侨风韵成为华侨农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演奏昂格隆是海宴华侨农场印尼归侨的保留节目。

  海宴华侨农场,位于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西南部沿海,海岸线长9公里,总面积28.6平方公里,是1963年9月国家华侨事务委员会(中侨委)委托广东省侨务办公室(省侨办)创建的,系国家在广东省设立的23个国营华侨农场之一。这是一个全民所有制并带安置归难侨事业性质的华侨农场,先后安置了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度、菲律宾、新加坡、缅甸、柬埔寨、老挝、文莱等13个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归难侨,被誉为“小小联合国”。归侨是国家建设的参与者、推动者、见证者,也是受益者。1963年前,海宴华侨农场地域仍是一片荒凉的海滩,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归难侨扎根农场,围海造田,将昔日荒芜的滩涂建成美丽乡村。归侨们保持海外居住国语言、文化艺术和生活习俗,用普通话交流,把各国文化和当地文化交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归侨文化。

图片16.png

                                            △华人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归侨文化博物馆展出了归侨捐赠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货币,观众可以在此亲眼目睹这些珍贵的货币。多国货币展示区是观众顿足时间最长的地方。

图片17.png

                                      名称:儿童防灰尘眼镜

                                      年代:20世纪50-60年代

                                      尺寸:长10厘米;宽 4厘米

  归侨在印尼使用的儿童防灰尘眼镜,可想而知,当年归侨在海外的生活条件相当优越。印尼归侨捐赠。

图片18.png

                                             名称:木柜

                                             年代:20世纪50-60年代

                                             尺寸:长57厘米;宽48厘米;高107厘米

  20世纪50-60年代归侨全家一起回国时会携带这种木柜,可以尽可能多地把能带回的东西全部带回来。木柜上仍清晰可见中英文“印度尼西亚-南旺陈金桃寄中国-广州Semarang - Canton ”字样。印尼归侨捐赠。

  台山市南洋归侨文化博物馆成功申办非国有博物馆后,持续收到归侨和华侨捐赠的物品,不断增加藏品数量。在政府文旅、民政和侨务等部门的指导下,未来博物馆将不断完善内部管理,拓展文创产品,加强与国有、非国有博物馆及相关单位的交流合作,引进相关主题展览,充分发挥其在新时代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凝聚侨心侨力、保障基本文化权益、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坚定文化自信、有效扩大国内需求、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图片19.png

                                      名称:加连中华学校老师

                                      年代:20世纪60年代

  虽然不少南洋华侨已经完全融合于侨居国的社会,但就整体来说,他们仍然是侨民,仍然生活在一个华侨社会中。在南洋,华侨学校遍布,华侨社团林立,中文招牌、中文书刊处处可见,中国普通话、方言处处可闻,华侨中完整保留着中国传统的节庆习俗。图为印尼中爪哇八加连中华学校老师的合影。照片由印尼归侨黄兆龙、黄兆麒、黄顺意提供。

图片20.png

                                      名称:汕头归国华侨学生中等补习学校

                                      年代:1960年

  对于源源不断回到国内的华侨学生,中国政府至感欣慰和欢迎,并从接待、考试、入学、补习等环节对侨生给予适当照顾和安排。“集中接待、分散入学”是建国初期针对华侨学生回国求学制定的方针。广州和北京是侨生回到祖国后的主要集中地,他们在这里参加由教育部组织的统一招生考试并等待分配。单纯的入学考试照顾不足以解决回国时间不一、课程和学制衔接不上、难以迅速适应国内环境等问题,因此成立归国华侨学生补习学校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除了归国华侨学生补习学校,中国政府还新办、复办了各类华侨学校,以更好满足归国侨生的不同需求。大部分华侨学生回国后的生活费用由海外亲人寄回来的侨汇维持。对于个别经济确实困难的侨生,政府根据实际情况为其提供帮助。超过30%的海宴华侨农场子弟都曾在华侨补习学校学习,有些还不止在一所华侨补习学校学习过。图为汕头归国华侨学生中等补习学校的归侨学生在学校门口的合影,李梅彩(第一排左一)、郑金凤(第一排中)、陈明珠(第一排左三)和周瑶琼(第二排右一)毕业后分配到台山海宴华侨农场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台山政府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复制或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与本网取得联系。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联系方式:0750-5524538邮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