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广海镇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放弃

您现在的位置 :
发布机构: 台山政府网 生成日期: 2016-01-04 10:24:45
灵湖古寺


 图为灵湖古寺破旧现状。

   广海曾是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称之为“广海寨”,灵湖古寺位于台山市广海镇的东面。古寺立于旷野之中,面临长长的海滩,绿树成荫,清风习习,环境优美,是文人墨客青睐之地,也是游客常往的一处景点。 

  毗邻大海,水上交通方便,当年灵湖古寺是台山最有名气的古寺,有关灵湖古寺的故事,据清《新宁县志》记载:“灵湖寺立在广海城朝阳门处(东门),是台山最早的古寺。”古时有云:先有灵湖,后有鼎湖。灵湖寺比鼎湖寺早建300年。 灵湖寺是如何建成并得名的呢?相传过去有几个和尚在海边散步,一天他们忽然见到海上浮来了一个棺材,几位僧人将棺材捞起,拆开一看,只见棺内装的是金钱财宝。僧人并没有贪财,决定建一座寺庙,就是后来的灵湖寺。灵湖寺之名取宋代刘禹锡的名句“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诗意。加上当时寺前是宽阔的滩涂,积水如湖,故称“灵湖寺”。 

  灵湖古寺始建于宋初(1165年)嘉定年间。灵湖寺建成后,文人墨客常在此聚会,赏海吟诗,邻近的农民、渔夫也常来休息、避雨,因此僧人和村夫百姓交上了朋友。加上僧人行医济世,行侠仗义,抱打不平,邻近的村民有难都求助于僧人,因此使灵湖寺数十年来香火鼎盛。但由于后来海盗猖獗,骚扰寺门,寺中和尚逐渐移居到肇庆鼎湖庆云寺,至使灵湖寺渐渐荒废。 

  到了清朝光绪十一年(1885年),灵湖寺由于年久失修,墙基破裂。当时一些华侨及善者仁翁为保存古寺,捐资扩建灵湖寺,使这座寺庙又继续存延,也使灵湖寺扬名海外。 

  在抗日战争时期,歹徒、盗贼洗劫灵湖古寺,寺内神像的珠链、金泊、玉石等被劫走,寺墙多处被毁,古寺一度又沉沦于黑暗。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保存灵湖寺,广海建筑商捐资略加维修,但此时只有最后的一个和尚独居寺中了。 

  新中国成立后,一位名叫继慈的法师仍在寺内。由于灵湖古寺地处海滨、环境幽雅,1958年被改建为“工人疗养院”。后来疗养院迁走,而寺中继慈法师只靠养鸡、种菜,行医济世自给,过着平谈的生活。 

  据有关资料介绍,灵湖寺和尚继慈法师,原籍番禺,俗姓陈,18岁在广州海幢寺落发为僧,两年后到鼎湖山庆云寺受戒。在上世纪30年代初,他受庆云寺长老派遣来到广海灵湖寺料理寺务。由于他遵规行善,法旨不违,受到各界人士赞扬,在灵湖古寺孤寂地度过了大半生。解放后,继慈法师已经年到花甲,几乎丧失劳动力了。当地政府将他编列为邻近村的生产队社员,并定为“五保老人”来赡养,由交杯石生产队集体提供粮食和生活费,和尚仍居住在寺内。直到1969年,这位灵湖寺最后的僧人继慈法师寿终正寝,享年85岁。 

  灵湖古寺最后一个和尚去世后,寺内更加荒凉,成了鼠雀居所,杂草丛生。 

  但灵湖古寺,历史悠久,是古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见证,一个歇脚点。不少华侨还记得它的存在,在关注着它的命运。文物、文化、旅游部门已经有策划,重修灵湖古寺,相信它将重新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古海上丝绸之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台山政府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复制或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与本网取得联系。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联系方式:0750-5524538邮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