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川岛镇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放弃
发布机构: | 川岛镇人民政府 | 生成日期: | 2025-08-13 11:55:10 |
春节,传统上的“年节”,由上古时代岁首祭祀活动演变而来,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一般是指农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元宵节),其活动均以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祭神祭祖、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带有浓郁的各民族特色,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川岛有以下特色“年俗”。
年廿四,送灶君
北方有腊八节,川岛有送灶君。传说这一天灶君要回天庭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过去一年的种种,所以要供奉美食,相传灶君喜爱甜食,所以人们偏爱放甜的食品,如糖、甘蔗、柑、红枣,让灶君多讲好话。
年廿五,办年货
过春节首先要办年货,也就是采购过年所需的物品,例如食品(糖果,瓜子、果脯,饼干等)、礼物、衣服、装饰品等物品,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网络购物如何发达,在乡镇圩集上办年货,是老中青三代都热衷的一种感受年味的方式。
年廿八,洗邋遢
春节将至,辞旧迎新,这一天会将家里一切进行彻底大扫除,将室内屋外,房前屋后,彻底进行打扫,衣被用具洗刷一新,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地迎新春。
年廿九,责年、做糍
责年是指买耐放的食物准备在过年期间享用,通常选择好听吉利的食品,如葱、芹、蒜、鲮鱼。葱,芹,蒜都要留根,象征有头有尾。这三种蔬菜都谐音“聪明”,“勤力”,“精打细算”,鱼则取其“年年有余”的意思。
另外川岛各家各户还会在这天做发糕,油糍,油炸艾角,取其寓意祝愿来年发财吉利,步步高升。
年三十,庆团年
这天是除夕,一家人要吃“团年饭”,对川岛人们来说,这一天也是最重要的,早上要起早准备好有好彩头的菜,但是早餐也不会马虎应付,下川岛人们早上会吃“濑锅边”又称“锅边糊”,吃完早餐一家人就分工合作,有的在贴春联,有的就在厨房忙的热火朝天准备中午吃的团年饭了。
以前人们都是习惯晚餐吃的团年饭,但是现在许多人喜欢把团年饭放在中午吃,煮好丰盛而又好意头的菜肴,拜神祭祖,一家人就圆圆满满的坐在一起吃团年饭,然后下午出去外面走走,逛逛。
晚上就会用俗称大果叶的(袖子叶)煲水洗澡,洗完澡就会穿上新衣服守岁,另外还要用红绳将葱,生菜,红包,大吉绑好在门框上俗称“吊门楣”,其中上川岛人们还会加上一小节甘蔗一起绑上,来祈求大吉大利,平安。
到了凌晨12点,在农村还保留着放鞭炮庆新岁的习俗。
大年初一,拜年,打排球
年初一,川岛人们有吃斋的习俗,俗称吃斋,这一天不吃荤、忌打破物品、忌使用利器等。亲友来拜年要拿出各种小吃招待,拜过年后,已婚的长辈会给后辈派利是。
在川岛,醒狮队或由官方组织或民间自发组织到每家每户拜年,营造喜庆的节日气氛,狮队上门首先将拜年请帖贴在每家每户门口,村民会提前准备好谢狮红包,醒狮上门,先放鞭炮,再拜观音和祖先,以示吉庆。
除了醒狮活动,吃完斋后,还有重头戏活动,就是打排球了,不只镇上有打排球,有些村与村之间也会自己组织打排球,欢呼声,加油声,此起彼落,热闹非凡。
年初二,开年,出嫁女回娘家
正月初二开年,也是出嫁女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的日子,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它反映的情意甚浓,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思念。
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儿,当姑母的必须再掏腰包,尽管在初一日给压岁钱时已经送了,可这一次意义不同。这习俗,川岛人称为“食日昼”。顾名思义,仅仅是吃中午饭而已,女儿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
年初七,人日,吃菜茶
人日,在每年正月初七,又叫“人胜日”“人庆”等,民间传说,女娲造人时,前六天分别造出了鸡狗羊猪牛马,第七日造出了人,因此,汉民族认为,正月初七是人的生日在这一天。
在这一天传统上川岛人都会做一种食物——“菜茶”,家里每个人都要吃上一碗,寓意“丰衣足食”,菜茶又称“七宝羹”、“丁茶”,用七种或七种以上的材料一起炒,例如甜油糍、番薯、香菜、萝卜、香菇、葱、芹菜、炒米···过年吃得太油腻吃点菜茶可以清下肠胃。
(摘自川山群岛旅游网)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台山政府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复制或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与本网取得联系。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联系方式:0750-5524538邮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