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支持IPv6
您现在的位置 :
白沙镇朗溪龙安村碉楼拱卫下的洋楼
  • 2006-05-07 07:26:08
  • 来源: 台山政府网
  • 发布机构:台山政府网
  • 【字体:    

文/图 本报记者 赵可义 

  编者按:侨乡台山除了有历史悠久的碉楼外,还有不少洋溢欧陆风情的洋楼,台山的洋楼既有骑楼,也有民居和学校建筑,每种样式都反映出不同的历史时代信息:骑楼体现了侨乡经济的繁荣,民居反映了侨乡的生活精神面貌,学校建筑则展现了华侨尊教重学的爱国爱乡情怀。从本期开始,本报派出记者走进台山的民居、骑楼、学校,向读者展示台山的洋楼风采,并开设“走进台山洋楼”这个栏目,敬请关注。

1 记者目击

  白沙镇朗溪龙安村位于白沙圩南6公里处,依山而建,村后是茂密的树林,村前是绿色的稻田,远处是起伏的山丘。远远看去,整个龙安村像一座欧洲中世纪的城堡,村中洋楼的圆型穹顶,充满了欧陆风情的浪漫。

  龙安村现仅有70多人居住,却有200多人侨居美国,均为黄姓。该村有7座洋楼、2座碉楼,洋楼大概建于20世纪30年代,一般都有名字,如青庐、健庐、尧庐等,当然也有没取名字的,现仍有人居住的只有两幢。该村的两座碉楼包括鸣盛楼和保安楼,保安楼虽然是一座碉楼,但里面的构造完全是一座适合人居住的“洋楼”,其楼高四层,除了第一层作为公共活动场所之外,二到四层每层都有四个房间,共12个房间。以前,这12个房间住着村中的12户人家,房间以主人的姓名命名,后来,随着治安的稳定,12户同住一楼十分拥挤,有6户人便自己建起了洋房,并搬出保安楼。

  在龙安村的东南,有两座洋楼比较引人注目,一座是青庐,另一座没有称谓,楼体是乳白色的,大门有六根爱奥尼亚式的小型廊柱,室内铺有进口的瓷砖,整座洋楼宽敞舒适明亮,室内的窗户镶有进口的蓝、白、黄、绿四色玻璃,在阳光照耀下光彩夺目。现在该楼还有人居住,是7座洋楼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幢。

  在龙安村的7幢洋楼之中,健庐的浮雕无疑最为漂亮,该楼的每个窗户上、下都有精美的图案,有的花团锦簇,有的鲲鹏展翅,栩栩如生。在健庐后面的一座洋楼也颇具特色,其大门上有一幅壁画,画中洋楼依山而建,绘有火车行驶在多拱桥上,飞机在空中盘旋,小火轮行驶在河上,画面生动,反应了当时侨乡人民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2 时空透视

  据介绍,龙安村7幢洋楼的建造,与村中的碉楼是生生相息的,可以说,碉楼是洋楼的拱卫者。

  村民黄继荫虽然已经84岁高龄,但声若洪钟,记忆力惊人,连建造洋楼时所用水泥的厂名都还记得清清楚楚。据他回忆,其父亲黄煦之和另外一个同村乡亲黄秩昌是保安楼建造的经手人。当时,盗贼太多,治安太乱,村里有2次遭遇盗贼,均被村人打跑,村里人写信告诉国外的亲人,要求寄钱回家建造碉楼以保平安,身居异乡的亲人就把在外的龙安村人召集到一起,共有12人,一起寄钱回家建碉楼,并把钱与图纸一块寄回来,由家里人按图建造。“碉楼建好后,太阳还没有下山,12户人家就躲在四层的碉楼内,100多人住在碉楼内,非常热闹”,黄老伯说。碉楼请了保安,每天晚上巡逻,并买来大量枪支和狗,还在村中筑了炮台,盗贼自此不敢进犯骚扰龙安村。

  随着龙安村防卫体系的牢固不可破,华侨开始敢回来探亲,并陆续在村中建造洋楼,有钱的家庭建好洋楼后,就搬出了碉楼的“集体寝室”,开始住进宽敞洋气的大洋楼,过起了舒服的日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知识产权均属台山政府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复制或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知识产权等问题, 请作者速与本网取得联系。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 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联系方式:0750-5565827邮件:tssxzzx@jiangme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