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生态环境局台山分局拟对中国移动广东公司2019年海底光缆项目(江门)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批准决定的公示
-
2022-12-05 17:24:15
- 来源: 江门市生态环境局台山分局
- 发布机构:台山政府网
- 【字体:
大 中 小】
根据中国移动广东公司2019年海底光缆项目(江门)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技术评估报告等,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审批机构拟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批准决定。为体现公开、公正的原则,强化公众参与,现予公示。公示期5个工作日(2022年12月05日至2022年12月09日)。如有意见,请在公示期内来信或来电向我审批机构反映。
联系地址:台山市台城上朗路386号江门市生态环境局台山分局,邮编:529200
联系电话:0750-5577144
传 真:0750-5575916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自公示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及有关利害关系人可对我审批机构拟作出的决定提出听证申请。
项目名称 | 中国移动广东公司2019年海底光缆项目(江门) |
建设地点 | 广东江门台山市 |
建设单位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江门分公司 |
项目概况 | 中国移动广东公司2019年海底光缆项目(江门) 拟铺设单条48芯的光缆连接江门台山大陆与上下川岛,海底光缆路由分为海宴—下川岛和下川岛—上川岛两段,采用48芯单模双铠装海底光缆。大陆海宴—下川岛段路由长6.74公里;下川岛—上川岛段路由长9.26公里。 光缆铺设采用埋设的施工方式,拟采用埋设犁埋设、高压水枪冲埋、普通开挖及定向钻相结合的施工方式,海底中间段拟埋深海底光缆3米,干滩及浅滩段拟埋深海底光缆1.5米,施工期约15天。工程概算投资总额为1002万元。 |
环评机构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主要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及环境影响。 (一)水文动力环境影响 《报告书》分析,项目光缆埋设于海床,光缆最大埋设深度为3.0米,扰动宽度为0.3米。光缆铺设后冲出的泥沙落淤的冲出的沟槽中,短期内在沟槽两侧出现少量隆起物,随着水流冲刷作用,堆积物在较短时间内逐渐坍塌趋于平缓,对海床地形地貌基本无影响,因此项目光缆铺设后不对潮流动力产生影响。 (二)废水处置措施及水环境影响 1、污水处置措施及环境影响分析 根据《报告书》,项目施工期间的水污染物主要来自施工船员生活污水、机舱含油污水、船载压舱水等。施工期含油污水总产生量约为0.3立方米,生活污水总产生量为94.5立方米。施工船舶的生活污水和机舱含油污水均应单独收集起来运回港口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理,不得向海域排放。 锋阳海工号常备压舱水,左右舱各120吨,共计240吨。处于常压状态,不外排,不会对施工海域产生影响。 工程施工期船员生活污水应集中收集不外排,施工结束后交由港口接收单位处置;含油污水应集中收集后委托有资质的接收单位处理,均不向海域排放,在严格执行以上污水污染防治措施的前提下,对施工海域海水水质无影响。 2、悬浮物扩散防治措施及环境影响 《报告书》分析,光缆埋设作业产生的悬浮沙是光缆建设工程最主要的环境影响因素。 悬浮泥沙污染防治措施:通过冲埋犁底部平行分布于两侧的喷水孔,向海底喷射出高压水柱,将海底泥沙冲开,形成海缆沟,光缆线嵌入管沟,犁经过该区域后,海底沉积物就会重新将管沟掩埋。喷水孔设置于埋设犁底部,在泥面下进行冲刷,能够有效地减少悬浮沙的扰动,可有效的减少悬浮沙污染物的产生量,减轻了对海水水质及海洋生物生态、渔业资源等的影响。人工冲埋时,尽量减少移动速度,保持在20m/h以内。这样可以有效控制悬浮沙产生的源强,根据工程分析可知,在降低移动速度后,源强远小于海中埋设段的数值。同时光缆施工期可以选择在海况较好、潮流缓慢的时期进行施工,最大限度的减少悬浮泥沙对海洋环境的影响程度。 海宴-下川岛段光缆铺设施工引起的悬浮泥沙扩散超二类水质标准(>10mg/L)最远距离为1.98km,面积约为7.3936 km2,超三类水质标准(>100mg/L)最远距离为0.40km,面积约为1.3533 km2。 下川岛-上川岛段光缆铺设施工引起的悬浮泥沙扩散超二类水质标准(>10mg/L)最远距离为3.24km,面积为28.5437 km2;超50mg/L最远距离为0.82km,面积为4.3859km2;超三类水质标准(>100mg/L)最远距离为0.42km,面积为1.3629km2。 项目施工期引起的悬浮物增量浓度大于10mg/L的最大影响面积总和约为35.9373km2,海宴-下川岛段影响范围浅滩段为线路东侧240m至西侧230m,海底中间段为线路东侧2120m至西侧870m;下川岛-上川岛段影响范围浅滩段为线路南侧170m至北侧160m,海底中间段为线路南侧3250m至北侧2670m。 施工期,施工悬浮物扩散会对水质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悬浮沙扩散范围主要在光缆两侧,会随着施工的完毕而在数天内逐渐消失。施工期间船舶污水、船舶垃圾等均不向所在海域排放,不会对海水产生影响。运营期不会对海水产生影响。 (三)沉积物环境保护措施及主要环境影响 (1)施工期对沉积物的影响 项目扫海施工对沉积物环境的影响面积为0.4456公顷,埋设施工对沉积环境造成直接影响的面积约为0.7348公顷,泥沙再沉积对沉积环境造成影响的面积约为7.348公顷,施工除对海底局部沉积物产生部分分选、位移、重组和松动外,并没有混入其它污染物,不会对沉积物性质产生明显影响,影响面积也不大, 不会影响沉积物环境质量。 (2)运营期 项目光缆进行了抗25年海水腐蚀的防腐设计,在海水中不会溶出有害物质,运营期内光缆内的金属物质不会腐蚀溶解,对海洋沉积物不产生溶出有害物质的影响,海水腐蚀不会导致重金属污染周围海水水质和海底沉积物。 (四)生态及生物资源影响防护措施及主要环境影响 光缆槽沟开挖施工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并造成生物资源损失。 项目施工期造成浮游植物损失量为17161.72×1012个,造成浮游动物损失量为60.26t,造成底栖生物损失量为0.78t,造成潮间带生物损失量为160kg,造成鱼卵损失量为152.43×106粒,造成仔稚鱼损失量为369.04×103尾,造成游泳生物损失量为3672.71kg。建设单位应对渔业资源造成损失进行补偿,根据估算总补偿额为259.0891万元。具体补偿的补偿方式由建设单位制定,报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和渔业主管部门同意后由建设单位组织实施。 (五)固体废弃物处理措施及主要环境影响 1、固体废弃物处理措施 根据《报告书》,施工期生活垃圾总产生量为787.5kg。收集起来就近运回港口,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禁止将生活垃圾扔入海域。船舶上设有收集垃圾的容器,分放在餐厅、厨房、卫生间、船员生活区、机舱等地方。 路由扫海清障开道作业清理出的固体废物随船带走,委托船舶污染物接收单位处置。 光缆铺设过程中产生的废弃边角料等固体废物随船带走,委托船舶污染物接收单位处置。废弃边角料产生量一般较小,不得随意抛弃,禁止将扔入海域。 开挖及钻孔产生的表土堆存于登陆点或管沟两侧,光缆铺设完成后将挖开的泥土回填至登陆点附近或沟内,并进行表土岸滩恢复工作。钻孔泥浆由施工单位回收交有资质的单位接收处置。 施工船舶在需要将固体污染物运至目的港口前,需提前通知港口的船舶污染物管理机构,提供即将到港的污染物种类及数量等信息,港口的污染物管理机构联系港口具有处理资质固废、物资回收等处理机构准备接收污染物。船舶到港后,由各污染物处理机构的运输车将污染物运至相应的处理地点进行处理。各类污染物需严格按照以上程序委托处理,不得向海域排放。 |
公众参与情况 |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知识产权均属台山政府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复制或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知识产权等问题,
请作者速与本网取得联系。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
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联系方式:0750-5565827邮件:tssxzzx@jiangme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