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典型培育村,端芬镇锦江村始终将“百千万工程”部署要求贯穿乡村发展全过程,以“侨”为核心纽带、以“民”为力量根基,通过“聚侨兴村、产业强村、治理稳村”三维发力,推动村容蝶变、产业增效、治理提质,在“百千万工程”实践中交出亮眼答卷。
一、侨力民心双向聚,夯实“百千万工程”建设底盘
聚侨心搭建沟通桥梁。依托涵盖2000余名侨胞动态数据库,锦江村精准对接侨胞建设意愿,引导侨胞以资金捐赠、项目认领等方式深度参与“百千万工程”。其中,锦江村小组华侨梅志明主动捐款110万元,全额支持环村路修建、运动广场与文化广场建设,同步推进全村路灯亮化、公共区域绿化及村场硬底化工程,惠及全村群众生产生活;在锦屏村环境整治行动中,村民梅镒生主动担当“侨乡联络官”,一方面联络海外华侨募集资金40多万元,另一方面发动乡亲投工投劳,为村容整治注入“双股力量”。
汇民心共筑整治合力。坚持“整治为了群众、整治依靠群众”,锦江村各自然村广泛动员村民自筹资金,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的建设氛围。其中,琼林村小组自筹资金180万元,实施村场重修、排水沟暗渠化改造、巷道硬底化及路灯安装等工程,全面改善村内基础设施条件;锦屏村小组实现“治蚊”与“惠民”双向发力,拆除危破房7间、废弃猪栏10间,清理孳生地约2000平方米,推进全村供水管网更换与巷道硬底化建设,并规划建设文化广场,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感。

锦江村村道硬底化工程(前)

锦江村村道硬底化工程(后)
二、产业融合提质效,壮大“百千万工程”经济支撑
擦亮“水中软黄金”品牌。依托“台山鳗鱼”国家地理标志优势,全村鳗鱼养殖面积达1700亩,年均为村民带来收益约170万元。今年,通过盘活柚柑村74亩闲置鱼塘发展淡水鱼养殖,为村小组年增收入6万多元,持续释放水产养殖潜力。

稳固“米袋子”根基。推广优质丝苗米种植1100多亩,与端芬镇富华谷物烘干场建立稳定购销关系,年解决700吨稻谷销售难题,构建起从田间到市场的“产供销”一体化链条,保障粮食安全与农户收益。

三、长效治理固成果,擦亮“百千万工程”和美底色
建立专业保洁机制。率先试点制定《端芬镇锦江村委会村庄保洁工作方案》,成立3人专业保洁队,负责13个自然村的日常清扫、垃圾清运,实现卫生整治全覆盖、常态化,保障村道整洁、环境宜居。
推行积分制激励模式。制定《端芬镇锦江村农村积分制实施方案》,通过村委会自筹、社会捐赠筹集奖励资金,村民通过清理垃圾、参与绿化施肥、落实“房前三包”等行动积累积分,兑换生活用品等奖励,充分调动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形成“人人参与、家家争先”的良好氛围。

站在新起点,锦江村将以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培育为契机,持续盘活闲置资源、凝聚侨乡合力,让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奋力谱写“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篇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知识产权均属台山政府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复制或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知识产权等问题, 请作者速与本网取得联系。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 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联系方式:0750-5565827邮件:tssxzzx@jiangme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