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支持IPv6
您现在的位置 :
黄氏大宗祠 族人的共同记忆
  • 2017-05-23 08:32:09
  • 来源: 台山政府网
  • 发布机构:台山政府网
  • 【字体:    

据统计,我市一共有159个姓氏,其中黄氏是我市境内的大姓之一,分布于全市20个镇区、660多条自然村。同时,台山境内的黄氏族人大多是黄居正的长子黄源深的后裔。本期的《大美乡村台山行——祠堂根深》,我们一起走进位于台城正市街十七号的黄氏大宗祠,探寻台山黄氏的宗族故事。

在台城正市街十七号,有一个金字大门牌,上面写着“黄氏大宗祠通道”七个金漆大字。穿过通道,这一座隐匿于闹市当中且庄严气派的黄氏祠堂就呈现于眼前。

据了解,这座名为溥泉堂的黄氏祠堂始建于1923年,是现存的唯一一座纪念广东冈州派黄氏始祖黄居正的大宗祠。祠堂采用的是三进式建筑风格,经过反复修整,颇具民国时期的建筑特色。六根硕大的花岗岩石柱屹立在祠堂门前,显得辉煌大气,青灰色的瓷砖镶嵌在祠堂外墙,“黄氏大宗祠”这面花岗岩石匾位于祠堂大门上方的正中央,题字笔迹遒劲有力,为祠堂增添几分古色古香。

走进祠堂,记者发现三进式祠堂固有的“中门”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在纵横于地球图案上的“黄”字。拾级而上,我们来到了溥泉堂的第三进。

荣叔是台山市居正董事会的办公室主任。他跟记者介绍,黄氏宗祠是黄氏族人的集体记忆,目前美国、加拿大的城市大多都有黄氏公所。不少黄氏宗亲初到异境都会先到公所报到,而“太祖遗训”可以说是“接头暗号”。黄氏宗祠和黄氏公所有着保护族人,守望相助,扶危济困的慈善功能。

据《台山黄氏大宗祠重修碑记》记载,该祠堂在1923年建成,建成后的第三年(即1926年),台山黄氏自治会以该宗祠作为校址,开办黄氏学校,后更名为居正中学。新中国成立后,黄氏大宗祠被政府收回使用。改革开放以后,黄氏宗亲响应政府的华侨办学政策,向政府提出取回大宗祠恢复办学的要求,1984年6月得到政府批复同意。1993年,黄氏大宗祠的后座危房被拆平,新建了一栋教学大楼,并将其二楼设为居正黄公纪念堂。后因纪念堂与教学楼连在一起,每逢祭祖活动都会影响到正常的教学,同时,祠堂的前座经过岁月的洗礼也变得残旧破烂,黄氏族人纷纷为黄氏大宗祠重建工程慷慨解囊,重修工程在2002年7月动工,同年12月31日竣工。

荣叔介绍,当时进入台山的黄氏始祖以河南的黄国作为起点,依次经过武汉江夏、福建莆田、南雄珠玑巷,江门杜阮,最后迁到台山。每一年的清明节到5月2号,都有大批的黄居正后人回到台山祭祖。

荣叔认为,黄氏祠堂文化作为一种有着台山地方特色的家族文化,既蕴含着淳朴的传统内容,也埋藏着深厚的人文根基。(通讯员:钟灵秀 梁逸斌)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523?????_20170523163653_????.jpg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523?????_20170523163644_????.jpg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523?????_20170523163648_????.jpg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523?????_20170523163637_????.jpg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523?????_20170523163620_????.jpg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523?????_20170523163629_????.jpg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523?????_20170523163613_????.jpg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523?????_20170523163600_????.jpg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台山政府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复制或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与本网取得联系。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联系方式:0750-5524538邮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