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支持IPv6
您现在的位置 :
海上“牵手”成功,黄茅海跨海通道中引桥顺利合龙
  • 2024-01-16 09:25:51
  • 来源: 台山发布
  • 发布机构:台山政府网
  • 打印】   【字体:    

  1月15日下午,随着最后一片钢箱梁架设到位,黄茅海跨海通道中引桥顺利合龙。自2023年8月12日中引桥第一片钢箱梁大节段顺利吊装,5个月后,项目两座海上主桥——黄茅海大桥与高栏港大桥成功完成海上“牵手”。

微信图片_20240116092609.jpg

▲黄茅海跨海通道中引桥合龙现场

  黄茅海跨海通道中引桥为1600米钢箱连续梁桥,左右幅分离,中间设置横向连接箱,钢箱梁大节段共32节,最大节段长123米、宽18.75米、高4米、重1340吨。中引桥钢箱梁厂内整节段制造完成,再由运梁船运输至施工区域,采用中铁大桥局黄茅海跨海通道T4标自有设备“大桥海鸥号”3600吨浮吊进行整孔分幅架设。

微信图片_20240116092617.jpg

▲“大桥海鸥号”架设进行中

  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以解决钢桥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结构疲劳病害为重点,以U肋双面熔透焊接技术和先进视觉识别焊接机器人技术为基础,全新规划了国内建设规模最大、建设标准最高、配套最完善的桥梁板单元智能制造车间。单元件制造实现单元件100%无马组装,避免焊接马板对母材的损伤;采用智能化焊接,智能设备使用率达100%,生产效率提高30%以上,一次焊缝合格率达99%以上。

  “在钢箱梁总拼过程中,我们积极推广使用便携式焊接机器人、全方位焊接机器人及焊接群控系统等智能焊接技术。这些技术使焊接时长从1小时缩短至40分钟,再到20分钟,在缩短生产周期的同时,也降低了制造成本和人员劳动强度。最终达到质量稳定、外观成型良好的效果。”武船重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黄茅海跨海通道G2标项目经理李朝阳介绍道。

  为进一步提升钢箱梁架设精度,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采用了大跨钢箱梁桥整孔施工全过程智能监控技术并搭建融合BIM的三维GIS平台。在钢箱梁运输、架设过程中布设测点监测设备,综合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分析为一体,同时融入BIM模型、GIS地图,联动监测数据与轻量化模型,形成具备智能监测和控制功能的钢箱梁施工智能监控平台。

微信图片_20240116092622.png

▲钢箱梁施工智能监控平台

  黄茅海跨海通道负责人朱超表示:“我们对大型施工浮吊运行状态及钢箱梁行进姿态进行实时安全监测,确保吊装过程可控,极大提升了钢箱梁架设的安全性和精确度。”

  截至目前,黄茅海跨海通道的五座主塔和两座隧道均已建设完成,上部结构施工持续进行中,黄茅海大桥东塔钢箱梁架设完成5节、中塔钢箱梁架设完成9节、西塔钢箱梁架设完成15节;高栏港大桥东塔钢箱梁架设完成31节、西塔钢箱梁架设完成33节,正全力向着高质量建成通车目标迈进。

微信图片_20240116092626.jpg

▲黄茅海跨海通道建设现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知识产权均属台山政府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复制或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知识产权等问题, 请作者速与本网取得联系。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 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联系方式:0750-5565827邮件:tssxzzx@jiangme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