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选第二批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
文明城市创建经验材料《广东台山集聚资源打造“暖心台山”》,被中宣部部刊《宣传工作》刊载,并被广东省委宣传部评为2022年度全省宣传思想文化优秀稿件;
在2021年度广东省文明城市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年度测评中,台山市获同类城市排名“双第一”的好成绩;
“奋进新征程”文艺晚会入选中宣部、中央文明办2023年春节期间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案例;
台山市委宣传部获评2022年全省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
全市文艺工作者近五年荣获各类奖项国家级18人次,省级161人次,江门市级225人次……
近年来,台山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坚决扛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守正创新,在探索创新中提升质效,统筹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全面深化理论学习 在台山,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进一步强化。台山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牵头抓总,有计划、分重点制定学习计划,指导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入推进列席旁听工作,全市理论学习水平显著提升。 台山市是著名侨乡,在海外,有着180多万台山籍乡亲,在家乡,也居住着大量侨眷。结合实际,台山市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基层理论宣讲,把党的创新理论原汁原味传递给基层群众、海外侨胞,讲人民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话语,讲好中国故事,画好画大同心圆,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改革开放史·建立经济特区重大决策”专题宣讲 一方面,台山建强宣讲工作队伍,将党校教师、道德模范、行业好手、台山好人、乡贤名人、文艺骨干、优秀志愿者、法律专业人士、侨领代表、“最美家庭”代表、退休老干部等纳入宣讲队伍人才库,组建市委宣讲团、百姓宣讲团,做到“一专题一讲团”。 另一方面,台山创新打造了“侨味宣讲”品牌,组织开展“榕树讲堂”“田间学堂”“渔港课堂”等特色讲堂,多层次、广覆盖、集中性宣讲,引导群众听党话、跟党走。 近年来,台山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习近平著作选读》等多个专题开展了各类宣讲活动超8000场次,受众超60万人次,把党的创新理论传达到基层每一个角落。 持续提升文明程度 分层分类开展道德模范和“台山好人”“新时代好少年”“文明家庭”等先进典型选树活动,共培育各级先进典型2100多名;动员干部群众8万人次在社区内组织开展文明交通、文明旅游、关爱困难群体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2300余次…… 近年来,台山聚焦“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持续提升文明程度。台山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市委市政府重要工作来抓,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执行组长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台山市精神文明创建“九大行动”实施方案》等一系列顶层设计文件,推进各项重点工作落实落细。 “我们的节日·精神的家园”喜乐闹元宵灯谜会 志愿服务队伍作为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的重要力量,持续壮大。由市委书记任总队长,组建“8+N”志愿服务队伍,全市志愿者超11.8万人。市四套领导班子带头走进结对社区,动员全市干部群众累计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3.2万多场次,覆盖群众达120多万人次。 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各级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成立“台山好人宣讲团”,走进机关、农村、社区、校园、企业等,广泛开展先进事迹宣讲100多场次,用榜样的力量、楷模的风范带动引领全社会参与到文明培育中来。 在今年大力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过程中,台山通过实施“五抓五建十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程、“洁化、绿化、美化、文化”提升工程等,不断深化文明村镇创建,推进小城镇建设,打造“干干净净、整整齐齐、长长久久”的美丽圩镇,为“百千万工程”注入了文明力量。 丰富文化产品供给 以交响乐《红旗颂》拉开序幕,交响组曲《海霞》选段、《南国》等经典曲目相继奏响。气势恢宏的音乐巨作《黄河大合唱》引发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现场掌声雷动、经久不息。这就是在不久前,台山市与中国交响乐团、中国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共同举办“纪念李凌诞辰110周年交响合唱音乐会”上的生动画面。 谢灼均 摄 文化惠民,点亮群众幸福生活。为了满足市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近年来,台山持续丰富文化产品供给,倾力打造群众文化活动,让市民尽享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在2023年传统春节期间,以“志愿服务送关爱文明实践树新风”为主题,台山市在春节期间精心打造了“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台山年”迎新春文化活动。192项有色彩、有温度的活动,线上线下服务群众超100万人次,营造了喜庆安康、昂扬向上的节日氛围。 如何讲好台山故事?需要充满力量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近年来,台山持续推进全市文艺精品创作。深度开掘本土文化资源,聚焦原创、反映现实,涌现了一批代表全国最高水平的精品力作,今年以来,本土文艺作品获得国家级奖项7次、省级奖项14次、地级市奖项57次。如,侨乡神话粤剧剧本《石花仙子》获“戏剧中国”2022年度作品征集推选活动戏曲类“最佳剧本奖”。歌曲《银信情长》获2023年全球微粤曲大赛第五届作品创作赛金曲奖。美术作品《力争上游》《幸福大街》入选岭南潮声——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美术作品展览。大力支持戏剧精品剧目创作,创排大型历史戏剧“海永无波”,将于12月下旬首演。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台山知名度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影视创作团队把目光投向了台山,选择在台山进行拍摄创作。目前,台山已率先在江门地区出台《台山市扶持影视产业发展若干措施》,印发《台山市影视拍摄协调小组及成员单位工作职责》,成立台山市电影产业综合服务平台。今年来,共15个影视剧组(含微短剧)开机、拍摄。首部台山市原创院线电影《故园飘梦》全国公映。 推动侨乡文化传播 紧紧围绕服务全市发展大局,牢固树立“大外宣”理念,精心策划多个高质量专题,以综述、观察、调查性报道等形式,开展“百千万工程”“狂飙”“海洋牧场”“侨都预制菜”“海上应急救援志愿队伍”等主题采访,特别是《寻找丁龙》《跨越山海的家书》大幅提升台山美誉度。密切市外媒体联系,年均省以上媒体平台刊发我市信息超1000条。常态化组织媒体开展采风活动,主动对接央媒省媒需求,讲好中国故事、湾区故事、侨乡故事。编辑出版《风起湾区 潮涌台山:2021年市外媒体看台山》《川海奔流 天下台山:2022年市外媒体看台山》,被国家图书馆等多家图书馆收录。 组织“向海图强看台山”高质量发展媒体采风活动 培育侨乡“网红经济” 台山市致力培育侨乡“网红经济”,并以此为切入口,团结引领全市网络自媒体,不断增强网上正能量内容供给,《广东台山积极培育侨乡“网红”经济》被中央网信办、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站采用刊登。今年,举办推进“百千万工程”台山市首届网络电商直播大赛,其中台山市短视频创作比赛共征集200多份作品,多角度展示本地文化旅游、乡村振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果,累计网络点击量突破500万次,点赞留言转发10万次。赛事在学习强国、经济日报、《广东网信动态》等平台刊登。努力培养一批有影响力引导力的网络自媒体账号,切实发挥教育网民引导网民服务网民作用,成功申报本土网络大V廖瑞珠《唱响岭南文化之声 云端传递爱与力量》成为江门地区唯一荣获2023“南粤十大好网民”故事。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新时代新征程新作为,实干者功成、创新者遥遥领先。全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将更加自觉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立足台山、突破台山、服务台山,为奋力再造一个现代化新台山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知识产权均属台山政府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复制或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知识产权等问题, 请作者速与本网取得联系。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 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联系方式:0750-5565827邮件:tssxzzx@jiangme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