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支持IPv6
您现在的位置 :
台山“15分钟”便民生活圈,“圈”出侨乡生活新愿景
  • 2023-12-21 09:51:17
  • 来源: 台山发布
  • 发布机构:台山政府网
  • 打印】   【字体:    

15分钟的路程,

可以去往哪里?

  在台城街道东云社区,从家门口出发,15分钟内就可以到达街角的便利店、早餐店,离家几百米的人民医院与社区卫生站,饭后健身散步的宁城公园、石化公园,购买生鲜百货的东门市场、富城市场,既能办事又能娱乐的东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只需出行15分钟,就医、购物、运动、文娱、养老、托幼、社区服务全部实现“一站式”搞定——这,就是“15分钟便民生活圈”。

  近年来,台山市以创建文明城市为抓手,聚焦居民对生活品质提升的迫切需求以及对精神文化提升的殷殷期盼,在台城街道14个社区均打造了“15分钟便民生活圈”,让市民在15分钟的可达范围内即可享受到衣食住行、文教体卫等基本服务,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幸福感在家门口悄然升级。

发展“一店一早”

“舒心圈”圈出好生活

  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打造微型商场,让市民15分钟内能够在“一店”买到日常生活基本所需?便利店正是这样一种用以满足顾客应急性、便利性需求的零售业态。

  在台山,类似711、美宜佳、K100等品牌连锁便利店以及通用生鲜超市落地生根,随后“遍地开花”。走进店内,各类分区货架上品类繁多、琳琅满目,新鲜蔬菜、米面粮油、时令水果等各种日用品应有尽有。店内不仅贩卖关东煮、车仔面等熟食,还设置了就餐休息区,满足了市民群众的头等需求。

图片

便利店货架上品类繁多、琳琅满目。

  在“15分钟便民生活圈”中,便利店搭载了更多的功能。“早上八九点,会有很多附近的居民来买早餐。”711便利店的店员介绍道,有些客人会在店里就餐或打包带走,也可以在网上下单,便利店提供送货上门服务。“我们鼓励早餐店、小吃店发展‘便利店+早餐服务’‘互联网+早餐服务’,构建多层次早餐供应体系,也鼓励便利店搭载代收代发、打印复印等便民服务,提高便利化程度。”市科工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增加早餐店、便利店网点密度,鼓励其丰富早餐品种,让居民15分钟内就能吃得好、吃得舒心。

图片

  便利店有品种丰富的熟食。

  从单纯售卖日用杂货,到兼具就餐、休息、代收快递等便民服务功能,一间间看似不起眼的便利店,正在台山悄然掀起“一店一早”的新浪潮,为台山市民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需求,带来最后一百米的便捷服务。越来越年轻态的便利店,畅通了城市经济微循环,也让市民生活越来越舒心。

补齐“一菜一修”

“便民圈”圈出烟火气

  农贸市场连接着千家万户的“菜篮子”,承载着百姓生活的舒适与惬意,折射着城市的发展和变迁。因大部分农贸市场建设年代久远,环境设施和硬件配套老旧落后,自2018年起,台山市开始新一轮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截至目前,美琴市场、西湖市场等40余家市场均已完成改造升级。

图片

改造后环境整洁卫生的西湖市场。

  为进一步提升农贸市场文明创建水平,让居民在15分钟内即可享受安全、整洁、有序的消费购物环境,2022年,台山市成立创文农贸市场专项整治工作专班,由市监、城管等多部门开展联合专项整治,督促市场方加强环境保洁、价格公示、秩序管理;2023年,出台《台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若干措施》,进一步完善各镇街农贸市场软硬件配套设施,台山市农贸市场环境卫生和经营秩序得到明显改善。

  除了熙熙攘攘的菜市场外,城市烟火气还在街头巷尾的缝纫、配钥匙、修鞋、修电动车、修家电等“小修小补”店里升腾而起。“现在可以更快速找到附近的修鞋、开锁、配钥匙、裁缝店、电动车维修和钟表维修店,查看地址、门面照片、营业时间、联系电话,一键导航就到。”近日,“小修小补引路行动”微信小程序迎来升级,市民黄女士赞不绝口:“之前没发现家附近原来有这么多的修补小店,有了地图,更方便、更清晰了。”

  衣服拉链坏了,下楼就能修;鞋子开胶了,街角就能补;钥匙丢了,附近就能配得到……“小修小补”是市井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不起眼的“小营生”不仅拓宽了个体工商户就业渠道、增加了就业机会及收入,更为周边居民带来了方便。近年来,台山市凝聚街道、社区、物业、商户等各方力量,不断优化完善“15分钟便民生活圈”内配钥匙、修鞋、改衣服、修钟表、小家电维修等一站式便民服务功能,进一步满足居民个性化、多样化、特色化需求,让“小修小补”规范有序回归百姓生活。

服务“一老一小”

“暖心圈”圈出幸福感

  清晨,家住保利公馆的萍姨下楼就来到金星湖湿地公园健身,健身后来到金星社区休息室内休闲娱乐。“孙子在读小学,上个周末他来社区参加公益课堂画了幅画,回到家里都夸老师教得好!”萍姨说,小区门口张贴着15分钟便民生活圈导视图,可以准确地找到公园、学校、党群服务中心、菜市场所在位置,帮助居民对15分钟便民生活圈内生活服务、文体活动、为老服务、亲子爱幼、“一网通办”等服务更加熟悉。

  呵护“一老一小”是情暖千家万户的民生实事,也是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台山市坚持需求导向,把好事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对优化长者饭堂设置、开设少儿托育课程等“养老”“托幼”民生需求在蓝图编制、重点项目推进过程中均采纳落实,将15分钟便民生活圈内“老有颐养,幼有善育”的理想照进现实,打通服务“一老一小”的“最后一公里”,不断提升着城市的文明内涵。

图片

保利公馆居家养老服务站内,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监测服务。

  服务“一老”。推动“家庭养老床位”建设,通过环境适老化改造和智能化改造增强居家生活设施的安全性、便利性和舒适性,并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基础照护、健康管理、康复辅助、心理支持、委托代办等六大类居家养老上门服务,让台山市663名老年人在家享受到专业化、个性化照护服务;构建社区“15分钟社区养老服务圈”,推进社区养老服务点、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依托社区医疗卫生机构为老人提供日间照料、保健康复等健康服务,链接多方资源开展“医疗直通车”“便民跑腿代办”等居家养老特色服务,台山市1004名困难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累计接受上门服务3.1万次;台城街道在“1+3”4个核心党群服务阵地内设置长者膳堂,为老年人、困难群众等特殊群体提供就餐服务,并发挥由爱心骑手等志愿力量组成的爱心送餐队伍作用,提供“集体用餐配送+助餐点+入户”式助餐服务,打通送餐上门服务“最后一米”。

图片

台城街道社区公益学堂,志愿者老师手把手教学。

  关爱“一小”。由台城街道“大工委”牵头搭建平台,联合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人社局、团市委等多方力量,在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小区党群服务站等多个党群服务阵地,常态化开设社区公益学堂,在寒暑假、周末等课余时间开设美术、阅读、音乐、篮球、小主持等公益课程,并推出暑期公益夏令营活动、“小小网格员”职业体验、“粤菜小师傅”、研学之旅等特色课程,打造青少年的“快乐成长驿站”。今年以来,台城街道社区公益学堂已开设周末班74期,夏令营3期。

  15分钟不仅是时间标尺,更是衡量居民满足感、幸福感的鲜活刻度。未来,台山市将坚持把居民的实际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不断提升居民生活品质,让“15分钟便民生活圈”真切“圈”出侨乡美好生活新愿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知识产权均属台山政府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复制或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知识产权等问题, 请作者速与本网取得联系。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 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联系方式:0750-5565827邮件:tssxzzx@jiangme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