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办学是提高党校(行政学院)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这是《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明确要求。台山市委党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办学治校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条例》要求,落实台山市委关于推动党校开放办学的工作要求,不断健全组织架构、盘活教学资源、开发特色课程、提升办学质量,着力将开放办学打造为“推进质量立校的抓手、服务中心工作的平台、展示台山实践的窗口”。
▲6月27日,江门市驻村(社区)第一书记岗前培训班在都斛镇委党校举办,对新选派的150多名第一书记开展集中培训
以开放办学推进质量立校
改革机构编制,做实“开门办学”
一是增设专门股室。立足开放办学需要,向市委编办申请增设教务二股并核增正副股级领导职数2名,负责开发社会培训市场、扩展社会培训业务,为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培训服务,变“做好主体班、兼顾外培班”为“做强主体班,做大外培班”。二是新增事业编制。紧扣《条例》建立“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教研人才队伍的新要求,结合开放办学对专业师资的新需求,以广东省县级党校办学质量评估意见整改为契机,向市委编办申请增加事业编制3名,用于配备专业技术岗位人员,成为目前江门全市唯一突破全员参公管理、实行“双轨制”的县级党校,有力推动党校回归教学科研主业,为“开门办学”打牢教研基础。
打造乡土课程,突出“课比天大”
教学工作是党校的中心工作,是党校安身立命之本。台山市委党校坚持突出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主业主课地位,同时紧扣《条例》关于“地方党校(行政学院)可以开设体现地方特色的教学课程”的要求,注重挖掘地方特色资源,打造乡土精品课程,近年来已有1门课程被评为江门市党史主题精品课、2门课程被评为江门市委党校系统精品课。在此基础上,台山市委党校不断强化“课比天大”理念,继续推动地方特色课程开发向纵深发展,2023年首次举办镇(街)党校乡土精品课评选,以上下联动形式指导各镇(街)挖掘乡土特色资源、遴选本土优秀师资,以“乡土元素+乡土教员”打造特色课。经过评选,林基路、李凌、李云扬、伍乃茵等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华侨文化、银信文化等特色文化,川岛镇“向海而兴”、北陡镇“借‘荔’发力”等高质量发展经验得以提炼为专题课程,一批农村党员、乡镇干部、中小学教员、讲解员得以成长为乡土教员,初步形成了17个镇(街)“一镇一课”的乡土特色课程体系,进一步夯实推动开放办学的课程基础。
▲10月18日,江门市中青二班在深井镇委党校现场教学交流座谈
以开放办学服务中心大局
坚持需求导向,拓宽“主渠道”
实行开放办学是党校发挥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满足了各部门单位高质量组织培训的需求。一是培训对象更广泛。台山地广人多,有17个镇(街)、317个村(社区)和3.8万名党员,主体班培训压力巨大。开放办学有效地补充主体班培训资源、缓解主体班调训压力。比如2023年主体班先后举办了“百千万工程”专题班、党性教育专题班,但调训人数都较为有限,对外培训及时回应部门单位需求,举办“百千万工程”培训班15期覆盖600多人次,举办党性教育培训班8期覆盖近400人次,全年培训当地党员干部达1500人次,使党校的优质培训资源惠及更多部门单位。二是培训内容更多元。主体班次以党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和履职能力培训为重点,但不少部门单位的业务培训都未能纳入主体班范围。开放办学有效地发挥了“短平快灵”优势,以“部门下单、党校下厨”形式举办更多元的专题培训,今年先后举办了人大代表履职系列培训、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政法系统干部培训、供电系统党员培训等多个系统的班次,使部门单位专题培训得以共用与主体班同样的优质培训资源。
▲9月13日,江门台山供电局党员轮训培训班在广州市中共三大会址重温入党誓词
坚持问题导向,瞄准“突破点”
围绕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强富绿美新台山中心工作,紧扣各部门单位推动专项工作、解决具体难题的个性化需求,注重以“需求侧”为导向抓实培训,针对更细分的领域、更专门的群体、更具体的问题开展“靶向培训”。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赋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从佛山儒溪村、珠海莲江村、开平儒东村得到了启发;推动构建和美乡村从江海英南村、中山横栏镇、珠海木头冲村得到了借鉴;新会区将陈皮发展为超200亿元产值产业链、信宜把三华李打造为超50亿元产值产业链为台山大米产业链、麻黄鸡产业链、鳗鱼产业链提供了精准的先进样板;鹤山综合整治沙坪河、推行民间河长制为推进潭江流域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先进经验;珠海桂山岛建设垃圾分类处理中心为探索海岛生活垃圾在岛处理提供了先行经验。通过聚焦突破点,精准匹配“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教学点,学员“带着问题去、带着答案回”,培训真正成为“即插即用”的精准施教。
▲6月7日,水步镇人大代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在佛山市儒溪村现场教学
以开放办学展示台山实践
串珠成线,讲好“台山故事”
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台山实践,系统梳理台山特色资源和改革发展成果,形成“4+N”台山特色样本。“4”是“红绿蓝彩”特色教学路线,以中国共产党台山历史展览为纲领串联党性锤炼“红色线”,凸显革命热土特色;以台山乡村振兴示范带展示中心为起点串联乡村振兴“绿色线”,凸显农业大市特色;以海洋牧场为重点串联海洋经济“蓝色线”,凸显海洋大市特色;以台山市华侨文化博物馆为依托,串联华侨文化“彩色线”,凸显“第一侨乡”特色。“N”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台山实践特色教学点,紧扣“百千万工程”,重点推介四大新兴支柱产业集群发展、大广海湾经济区开发建设、黄茅海跨海通道建设、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台山市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等工作亮点。
筑巢引凤,传播“台山声音”
坚持用广泛宣传提升知名度,用特色教学资源突出辨识度,用专业教学设计提高认可度,用一流管理服务增强美誉度,初步打响开放办学品牌。积极拜访省委党校、周边地市委党校和县区兄弟党校,走访中山大学、暨南大学、深圳改革开放干部学院等知名培训机构,推荐台山教学资源,寻求合作办学机会;积极在省委党校网站、江门日报、“江门先锋”微信公众号和“中共江门市委党校”微信公众号等发布台山市委党校办学治校信息,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今年,先后承办了江门市中青年干部培训、江门市驻村(社区)第一书记岗前培训班、江门市党员选调生党性教育培训班、开平市组织人事干部培训班、恩平市实施“百千万工程”能力提升培训班等外来班次超10期,培训外地学员近800人次;协办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青年侨领研习班、福建泉州市侨联干部工作培训班、广西崇左市天等县政协委员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广州市委党校正处级干部进修班等班次到台山的培训工作,得到各单位的一致好评。
▲11月15日,2023年江门市党员选调生党性教育培训班在都斛镇委党校举办,来自各县(市、区)共25名党员选调生代表参加集中培训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知识产权均属台山政府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复制或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知识产权等问题, 请作者速与本网取得联系。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 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联系方式:0750-5565827邮件:tssxzzx@jiangme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