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期间,约2亿尾的禾虫种苗在都斛镇“广东第一田”投放,新一轮“水稻+禾虫”套养试验正按序展开。
在“广东第一田”禾虫投苗现场,工人们在已经办好的水田上忙活,他们拿起一瓢瓢混着禾虫苗的清水,像抛秧一样抛洒进田里。
据了解,“水稻+禾虫”套养是绿色生态种养模式,禾虫与水稻存在共生关系,腐烂的稻根和茎叶、稻田的浮游生物可为禾虫提供营养,禾虫钻洞可松动土壤,其粪便就是有机肥料。都斛镇“广东第一田‘水稻+禾虫’”套养试验自5月启动以来,已完成一轮水稻收割和一轮禾虫苗投放。近段时间,为给禾虫营造更好的生长环境,项目方趁着农闲时间对稻田实施改造。
广东横琴悦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管宇豪:把300亩地划分成24块田块,每个田块在20、30亩左右,每块田块能蓄40到50厘米的水位,保证每块田块都能独立进排水。
禾虫是环境生态的指标生物,只有在环境特别好的地方才有禾虫生长。“广东第一田”拥有得天独厚的光、热、水环境,通过实施“水稻+禾虫”套养,在改良稻米品质的同时可以收获高品质的禾虫,实现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共赢。
广东横琴悦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管宇豪:我们今年3月份投放的苗种生长情况正常,体态丰盈,每一条禾虫个头都正常偏大,现阶段来看的话,我们“水稻+禾虫”项目进行得比较顺利,我们对未来收成持乐观态度。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知识产权均属台山政府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复制或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知识产权等问题, 请作者速与本网取得联系。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 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联系方式:0750-5565827邮件:tssxzzx@jiangme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