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习近平总书记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在台山籍海内外文化工作者中引发热烈反响。
英中国际友好交流中心主席 卫励 我们是海外音乐家,多年来在各国各地演出各种音乐和不同时代的作品,也传承中华民族传统音乐艺术优秀作品,在海外演出和发展。音乐和艺术是无国界的,音乐是人类智慧的灵魂。我们一直担任着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中国的非遗文化艺术、音乐的精华让世人热爱和各国人民的向往,我们是用现代高科技新形式来演绎中国作品,受到热烈的欢迎。使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美好的音乐之星在世界闪烁发光。在“一带一路”的政策指引下,我们促成了中国与英国、欧洲各国城市交流、互结友好城市,把中国茶文化带进英国、世界各国交流巡展。我们主办中国国际艺术节,把中国非遗文化艺术带到英国、欧洲各城市展演。我们将继续努力奋进,讲好中国的故事,展现中华文化艺术千年历史的积淀与现代发扬光大,建造文化交流的世界桥梁。交流互鉴,发展新时代的文化艺术,共同谱写新的文化艺术壮丽的篇章。 澳门缅华笔会理事长 许均铨 我出生于缅甸仰光,母亲是出生在缅甸的第三代华侨,文盲。父亲是出生在墨西哥的中墨混血儿,后来回到广东台山,会西班牙文,不会中文,之后下南洋到了缅甸。我在缅甸上学时,长辈中有的让我读英文学校,父亲说:“中国人还是学习中文比较好。”因此我上了华侨办的中文学校,也因此我传承了中华文化。 当国外的华侨华人学习中文后,会自然而然爱上中华文化,会认为自己是中国人,有中华文化自信。 印尼千岛日报荣誉副社长 《中华文化》专栏执行总编 印尼归侨 李伟辉 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深受鼓舞。 我是印尼千岛日报《中华文化》专栏执行编辑,已出版了500多期,原来就承担传承中华文化的任务。学习后,我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更觉任务的艰重。我们将从历史、文化、文学、习俗的经纬度,阐述中华文化的精粹,让印尼华人受到中华文化的熏陶,中华文化基因生生不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流传到世界各地,形成具有特色的侨文化。侨文化涵盖国外和国内两部分:国外部分反映了华侨爱国爱乡,艰苦创业,与侨居国人民和谐相处。台山籍作家刘子毅、刘怀宇父女二人创作的《远道苍苍》是代表作之一。国内部分是反映了对世界文明的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开平、台山的碉楼是代表作之一。无论国外还是国内,侨文化都有中华文化的五个特征,有丰富的内涵和内容,要予以继承。特别台山是第一侨乡,题材更多,我们应该深入发掘。 中国进入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侨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文化、教育、环境各个领域取得巨大的成就。侨文化应反映这些变化,创造形式多样,内容新颖的新侨文化,传播到海外,以凝聚侨心,发挥侨智与侨力,为实现振兴中华,统一祖国做出贡献。 纽约《综合新闻》主编 马华胜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从两千多年前的山东曲阜孔夫子,到我们侨都江门新会现代文明的学者梁启超先生,无一不是提倡读书为重。在知识经济时代,现代化建设比以往更倚重于知识的力量,更依靠于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读书之风,有助于提升国民的知识水平和自我学习、发展能力,特别是青少年,培养他们阅读的兴趣,让读书成为他们终身追求的“时尚”,十分有利于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创新型社会,有利于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国家战略。 我们纽约《综合新闻》致力于推动中华民族文化教育,坚持正能量发行,在纽约侨社不遗余力,苦苦追求。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台山市文艺评论协会会长 麦健华 我与旅居在美国纽约和费城一些华侨华人一起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对传承和弘扬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和文明指明了方向,对促进世界对中国的认知以及提高民族整体素质,对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我们要当好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讲好中国故事、台山故事,让海外人士更好地了解中国、了解家乡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及取得世人瞩目的成就。围绕政府部门提出“凝聚侨心、侨力、侨智、侨资”,积极支持参与家乡的发展,为促进中外民间的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友好合作与交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从美国回到家乡开办成人职业教育二十多年,为社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专业人才。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紧贴时代的主旋律,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加倍努力,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实用型专业人才和高等教育毕业生,为实现我国提出的科教兴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知识产权均属台山政府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复制或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知识产权等问题, 请作者速与本网取得联系。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 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联系方式:0750-5565827邮件:tssxzzx@jiangme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