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上午
“‘飘’然遗世 ‘色’艺双绝”
北帝飘色巡游活动
在斗山镇浮石村举行
众多市民、游客走进历史村落
共同体验这场民俗文化盛宴
正午12点 围观的市民、游客纷纷拿起手机拍摄 省级飘色传承人赵汝潜:我们今天早上7点就开始化妆了,巡游的时间是三个半小时左右。 游客邓先生:从广州带着老婆和孩子回来看看,今年特别多游客。 游客周先生:我在美国三藩市回来的,很高兴,很热闹。回来看我们民族的文化,回去美国告诉年轻人。 据悉,浮石村素有庆祝农历三月初三北帝诞的传统,当天浮石村民列队抬着北帝塑像出游浮石十个坊,以飘色助兴,欢庆佳节,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其中,飘色因为技艺精奇、人物造型独特、服饰绚丽多彩等原因,最引人注目。浮石飘色制作选题多取材于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如“木兰从军”“穆桂英挂帅”"赵子龙救阿斗”等,反映村民对传统美德的追求。每台飘色由两名儿童(俗称“色仔”“色女”)扮演,由村民用“色柜”抬着出游。飘色中的人物,站在色柜面上凌空而起的称为“上色”,也叫做“飘”;坐在色柜面上的称为“下色”,也叫做“屏”。人物主要靠一条精心锻造的纤幼钢枝支撑,这钢枝叫做“色梗”。表演者用衣服或道具将“色梗”遮掩起来,营造出凌空而立的艺术效果,令人惊奇。 浮石飘色历久不衰,不断发展。1996年,浮石村被命名为“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飘色之乡”,1999年又被命名为“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之乡——飘色之乡”,而浮石飘色也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浮石飘色作为侨乡的一种独特的民间传统艺术,向人们展示了这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凡魅力。作为台山浮石飘色代表性传承人,赵汝潜表示,近年来,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飘色文化得以延续,人员队伍愈发壮大,更多青壮年一辈投身其中,传承文化。
随着锣鼓声响起
“嫦娥奔月”“昭君出塞”“穆桂英挂帅”等8台飘色
从浮石北帝庙出发,开始巡游游行时
整齐的队伍举着五彩缤纷的头牌、色标、罗伞
配上八音锣鼓
组成一支气派非凡的队伍
场面极为壮观
巡游队伍所到之处
都是一派欢乐祥和的热闹景象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知识产权均属台山政府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复制或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知识产权等问题, 请作者速与本网取得联系。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 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联系方式:0750-5565827邮件:tssxzzx@jiangme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