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支持IPv6
您现在的位置 :
台山疾控最新提醒:主动报备、戴好口罩
  • 2022-03-07 09:31:44
  • 来源: 台山发布
  • 发布机构:台山政府网
  • 【字体:    

  广东卫健委通报,3月5日0-24时,全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0例(其中1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深圳报告17例,河源报告1例,东莞报告2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3例,均为东莞报告。

  全省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72例(其中8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广州报告4例,2例来自日本,其余2例分别来自印度尼西亚和科威特;深圳报告60例,58例来自中国香港,2例来自韩国;珠海报告4例,惠州报告1例,江门报告3例,均来自中国香港。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24例,广州报告5例,2例来自孟加拉国,其余3例分别来自越南、老挝和肯尼亚;深圳报告4例,珠海报告6例,汕尾报告1例,东莞报告4例,中山报告3例,江门报告1例,均来自中国香港。新增出院16例,目前在院1279例。

  截至3月5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阳性感染者9283例(境外输入6708例),其中确诊病例5250例(境外输入3207例),无症状感染者4033例(境外输入3501例)。

  深圳

  3月5日0-24时,深圳新增17例确诊病例。11例在隔离观察的密接人员排查中发现,5例在重点区域核酸筛查中发现,1例在重点人群核酸筛查中发现。

  东莞

  3月5日0—24时,东莞市新增2例本土确诊病例(其中1例为此前报告的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新增33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均为大朗镇报告,已被隔离治疗。以上人员均在闭环管理的重点场所排查中发现,活动涉及的场所已进行环境核酸采样和终末消毒。

  河源

  3月5日0—24时,河源市东源县新增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该病例在河源市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就诊时被发现。


  1. 这些人员请立即主动报备:

  3月1日(含)以来途经江苏徐州市;

  2月28日(含)以来途经吉林辽源市;

  2月27日(含)以来途经河北石家庄市;

  2月26日(含)以来途经山东烟台市、黑龙江佳木斯市;

  2月25日(含)以来途经江苏南通市;

  2月24日(含)以来途经吉林长春市、黑龙江哈尔滨市、海南省三亚市;

  2月21日(含)以来途经山西忻州市;

  2月20日(含)以来途经北京市通州区、朝阳区、海淀区、西城区、丰台区、顺义区、经济开发区;

  2月18日(含)以来途经贵州清镇市;

  2月17日(含)以来途经浙江温州市、天津市东丽区、滨海新区、北辰区、山西太原市、湖北武汉市;山西晋中市、云南保山市、上海闵行区、河北邯邢台市;

  2月16日(含)以来途经吉林省吉林市;

  2月15日(含)以来途经黑龙江牡丹江市、河北邯郸市、山东青岛市、上海普陀区、嘉定区、宝山区、松江区、吉林延边朝鲜自治州;

  2月14日(含)以来途经上海浦东新区、广东中山市、湖南郴州市、内蒙古包头市、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广西东兴市、四川眉山市;

  2月12日(含)以来途经深圳、珠海

  2月11日(含)以来途经浙江绍兴市;

  2月10日(含)以来途经四川德阳市、四川绵阳市;

  2月9日(含)以来途经广西防城港市、云南临沧市;

  2月6日(含)以来途经四川成都市;

  2月5日(含)以来途经黑龙江鸡西市;

  2月3日(含)以来途经云南红河州;

  2月2日(含)以来途经云南德宏州;

  2月1日(含)以来途经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内蒙古满洲里市

  有以上地区旅居史,或与阳性感染者活动轨迹有交集的来(返)台山的市民,请务必第一时间主动向所在社区、工作单位或所住酒店报告,并配合做好医学隔离观察或健康监测等健康管理工作。

  2. 做好个人健康监测

  如有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 (味)觉减退、鼻塞、流涕、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要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及以上级别口罩,及时到就近的发热门诊进行排查和诊疗,就医过程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3. 切实做好个人防护

  广大市民群众要做好个人防护。在人员密集场所、密闭公共场所、搭乘公共交通时,要佩戴好口罩。坚持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吃熟食、用公筷、常清洁等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配合防控措施。

  4. 积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在没有接种禁忌症的情况下,符合条件的人员尽早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及早完成全程、加强免疫接种,保护自己和家人,尽快建立全民免疫屏障。


未及时报备引发疫情传播

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疫情防控,分秒必争!目前新冠肺炎主要流行毒株为奥密克戎变异株,它不仅隐匿性强,而且传播速度非常快,因此群众及时主动报备将更有助于判断和管理风险人群。在本轮疫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一旦因为个人的不及时主动报备,引发新冠肺炎疫情传播风险或其他严重后果的,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其它省市既往一些不及时报备情况

引起了严重后果!

  2021年9月24日至10月16日间,彭某斐因私前往疫情高风险地区的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中风险地区的内蒙古呼和浩特、甘肃兰州等地。该人返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后,未如实向有关部门报告,后经公安机关调查,发现该人隐瞒途经中高风险地区的行程,有关部门立即对彭某斐采取集中隔离,对与其接触的21人采取了相应管控措施。彭某斐的行为违反了防疫相关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决定对违法行为人彭某斐作出拘留5日的行政处罚。

  11月2日,四川、重庆两地卫健委通报各新增1例新冠确诊病例。流调信息显示,成都病例李某1曾在银川、兰州等地出差。李某1称,22日晚从兰州到重庆后与重庆病例李某2吃夜宵,23日出现症状,次日到重庆的医院核酸检测呈阴性,28日自驾回成都,到达之后未向社区报备。而后,李某1与李某2分别在重庆四川成都出现症状后到医院就诊被确诊为新冠肺炎病例。

  11月2日,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处置工作指挥部通报:2021年10月21日至11月1日期间,李某某驾驶半挂货车曾有多个疫情地区旅居史;2021年11月1日16时,李某某乘坐出租车由西宁出发至曹家堡飞机场民小公路附近下车,李某某下车后步行绕开防疫检查卡点,步行前往平安区家中,目前李某某已被平安区疾控中心采取集中隔离管控措施。同时,公安机关对李某某的行为依法进行调查,待解除管控隔离措施后,公安机关将其依照相关法律规定严肃处理。


科学佩戴口罩倡议书

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台山疾控中心紧急提醒市民:

科学佩戴口罩尤其重要

戴口罩前每个人都该搞清楚这些问题


  1.什么时候该戴

  普通公众

  1.处于商场、超市、电影院、会场、展馆、机场、码头和酒店公用区域等室内人员密集场所时;

  2.乘坐厢式电梯和飞机、火车、轮船、长途车、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

  3.处于人员密集的露天广场、剧场、公园等室外场所时;

  4.医院就诊、陪护时,接受体温检测、查验健康码、登记行程信息等健康检查时;

  5.出现鼻烟不适、咳嗽、打喷嚏和发热等症状时;

  6.在餐厅、食堂处于非进食状态时。

  建议公众选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防护级别口罩。

  重点职业人群

  1.境外输入和污染传播高风险的岗位,在工作期间全程戴颗粒物防护口罩*。

  2.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在工作期间一般接触人员须全程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防护级别口罩,接触潜在污染物人员须全程戴颗粒物防护口罩*,接触病人或感染者岗位工作人员须全程戴医用防护口罩。

  3.公共场所服务人员,在工作期间全程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防护级别口罩。

  除了戴口罩,还要注意避免和其他人近距离(<1米)接触。

  2.同时戴2个或更多口罩效果更好?

  不是。

  经研究,除非戴了口罩后,你呼吸达到每分钟80-100 L的流速,不然多层口罩非但防护效果没有增强,佩戴舒适感反而减弱。

  3.还有哪种情况要换口罩

  呼吸阻抗明显增加时

  口罩有破损或损坏时

  口罩与面部无法密合时

  口罩受污染(如染有血渍或飞沫等异物时)

  曾使用于个例病房或病患接触(因为该口罩已被污染)

  如何正确佩戴口罩?

  戴口罩前和摘口罩后,记得清洁双手。

  戴口罩前,鼻梁片外露部分朝外,有金属条一端朝上。鼻、口、下巴罩好。

  戴口罩时,用双手手指置于金属鼻夹中部,一边向内按压一边顺着鼻夹两侧移动指尖,直至将鼻夹完全按压成鼻梁形状为止;并快速吸气,调整鼻夹至无空气从口罩边缘包括鼻梁处泄露。

图片

  戴口罩 这些要注意

  打喷嚏或咳嗽时请不要摘下口罩,打完喷嚏或咳嗽后及时更换;如不习惯,摘下口罩后请用纸巾或肘部遮掩口鼻再打喷嚏或咳嗽。

  佩戴口罩时,如果发现口罩潮湿或脏污,立即更换新口罩,以免影响防护效果。

  摘除口罩时,请不要接触口罩外侧,拿住挂耳绳取下即可。

  最好每隔2-4小时更换一次。当口罩受潮或被分泌物污染,应及时丢弃,更换新的清洁且干燥的口罩。

  使用后的口罩不要随意丢弃,摘掉的口罩不要直接放到包里和兜里;健康人群使用后的口罩,按照生活垃圾分类的要求处理;有发热、感冒、咳嗽等疑似新冠肺炎症状,使用后的口罩,应放进垃圾袋封存处理,并立即洗手或者消毒双手。

  请广大市民朋友们随身备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以备不时之需。


台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2年3月6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知识产权均属台山政府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复制或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知识产权等问题,请作者速与本网取得联系。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联系方式:0750-5524538邮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