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步镇总人口8万人,其中外来人口约3万人,主要集中在水步文华新邨和牛脊山村,那也是水步有名的城中村。村中人口流动频繁、租户分布复杂,没有围墙的开放式地形特点,成为水步镇疫情防控的“硬骨头”。
如今,复工潮将即,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水步镇党委多措并举,全面部署,通过建立防疫检查点临时党支部,党员带群众成立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发放通行“三色卡”等手段,推行“围合模式”,红色引领群防群治,筑牢城中村防疫“红色屏障”。
成立“临时党组织”,发挥坚强战斗堡垒作用
在文华新邨、牛脊山两个外地人口密集地区和草坪里景点分别成立防疫检查点临时支部,41名党员负责重点区域排查管控,实行“支部包片、党员包户”制度,让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成为疫情防控前沿的主心骨、定心丸。同时,发挥党员带群众作用,向广大志愿者发出《倡议书》,鼓励其科学有序、积极投身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目前,共招募社会志愿者6名,村民代表13名参与防控工作。
出台“工作指引”,科学高效开展防控工作
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对防控检疫点工作作详细指引介绍,重点指导临时党支部如何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实行党员分片包干制度、成立“战疫三人工作小组”,建立城中村防疫一线人员储备库,落实分片管理、分类管理和重点人员管理“三管模式”,科学有序开展防控工作。
水步防疫志愿者黄翠莲表示:清晰的工作指引让我快速融入岗位,有序开展工作,也希望自己能够为疫情防控出一份力。
推行“围合封闭管理”模式,树起“红色屏障”
“围合”模式管理、“24小时”轮值排查、“三色卡”通行条,成为管理文华新邨及牛脊山村的有效举措。
镇党委根据实际情况,精准施策,用竹排栅对文华新邨、牛脊山16个路口进行围合,各保留1个出入口,实行最大限度围合,同时设置防疫检查点,安排党员志愿者、安保人员24小时“三班制”轮流值守。
“之前村里有6个出入口,现在只有一个口子可以进出,其他巷口都封了,虽然出门要绕一大圈,但特殊时期这样的做法倒让我们安心了不少。”牛脊山村民刘伯如是说。
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为户籍人口、返程人员、临时出入人口分类发放“三色卡”通行条,其中“白色”通行条发放给户籍人口及未曾返乡过年的外来常住人口,“红色”发放给临时出入的非常住人口,“绿色”发放给返乡过年的外来常住人口,分类管理,有效辨识。同时,动员150余名房东楼长落实主体责任,做好租客健康状况分析、人居环境整治、疫情防控宣传和社会舆情监测。
实行身份证+健康(出入)证“双证”出入制度。实行临时出入证制度,上班人员持身份证和企业开具的务工证在出入口测温后领取“健康卡”去上班;每户每两天安排一人,在出入口测温后持“健康出入卡”去购买生活物资。
“三色卡”(白色、红色、绿色)通行条
身份证+健康(出入)证“双证”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