谟翁陈公祠是一座中西合璧的祠堂学校,背靠锁蘅山,左临法竹海(地名)。祠堂分为前堂和后堂,中间有天井隔开。前堂用于教学,采用西式建筑风格,屋檐上的雕花,走廊上的窗户,都体现出浓浓的欧陆风格。后堂用于敬祖,是传统的中式祠堂风格,拔高的屋顶,六根大柱子从上而下,十分宏伟。
与众不同的是,谟翁陈公祠有着状元、榜眼、探花三鼎甲的三处题字。关于三鼎甲的三处题字的来由,重修祠堂临时筹委会会长陈焯荣如是说:当时,读书最高境界就是考取功名。功名的最高境界就是状元、榜眼、探花科举三鼎甲。就想到用这种方式,分别聘请状元、榜眼、探花来题字。学校的名字,就是由状元刘福姚题字的,四个字,凤山学校;门口是榜眼题朱汝珍的,“灵钟凤髻,瑞启龙头”;门匾的“谟翁陈公祠”是探花郎陈伯陶题写的。前辈就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醒族中子弟,读书一定要努力向上,争取成才。
据考证,刘福姚是广西桂林人,是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的殿试一甲第一名,成为广西最后一名状元;朱汝珍是清远人,是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榜眼,更是清末民初的书法家、文章家;陈伯陶是东莞人,是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的探花,也是修建广州陈家祠的倡议者之一。可以说,三鼎甲三处题字,让谟翁陈公祠透着浓浓的文化气息,更展现着陈氏先辈对后人的勉励和期盼。